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

ID:39353557

大小:29.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1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国海军58年来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海军只能实施近岸防御,用快艇在距海岸仅几十海里处打一些小仗。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海军进一步发展为近海防御,又因舰艇吨位小,技术落后难以远航,远离大陆的海岛也无力掌控;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海军舰队迅速壮大,并在远航能力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从黄水走向蓝水,成为当今保障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中国海军的这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中国有过三次大的造舰高潮: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文革”前,中国从大量制造引进苏式舰艇到全面独立地研制国产舰艇形成第一次造舰高潮;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全球冷战后

2、期,中国为应对超级大国的军事压力和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掀起了第二次造舰高潮;海湾战争、科索沃、阿富汗战争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中国认识到了海军对打赢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而推出了第三次造舰高潮。文章说,中国的第三次造舰高潮,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世界新军事变革息息相关。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来自海上对我国的挑战、威胁与日俱增。马岛海战等世纪之交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现代海、空、陆、天、电全维战争中,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地位作用直线上升。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工业采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模式,已为蓝水海军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

3、基础。建造万吨级排水量的大型战舰已不成问题。2006年11月,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黑德上将访问中国,他曾表示,自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接触中国海军以来,中国海军能力已大大增强,进入“蓝水”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海军武器装备实现三个转变文章介绍,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海军各兵种的武器装备建设进行了三次大转型:一是从“万国牌”装备体系向仿制转变。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海军各兵种武器装备没有正规来源,制式繁杂。后在苏联的援助下,建立了军用造船工业基础,仿制了多种型号的鱼雷快艇、高速巡逻炮艇、轻型护卫舰、潜艇、反舰导弹等海战装备。二是上世纪60年后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变。中苏关系破裂后

4、,中国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地研发急需的海战武器装备,不但自行批量生产了高速导弹艇、护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军辅船等传统武器,而且研制成功了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水上飞机、核潜艇、潜射战略导弹、超视距岸舰导弹、水陆两栖坦克等各种五大兵种急需的新型装备。三是从传统武器向高技术武器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后,国家和军队集中人力、财力和科技力量,重点对海军的一些高新技术项目和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攻关,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用于急需的海战装备建设,一批新型武器装备提前完成研制并交付海军各兵种的部队使用。数字网络技术和各型舰载自动化指挥系统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导弹

5、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新型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隐身导弹艇、新型常规潜艇、高性能岸基作战飞机、舰载直升机等不断问世,远海补给船装备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等等。这些进步较大地提高了当代中国海军远海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高技术武器装备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改善海军舰队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个大发展,特别是新一代核潜艇的顺利发展,增强了在海洋世纪中国海军海基战略核反击自卫作战的能力。建设中国海上力量文章说,在当今陆、海、空、战略火箭(航天)军中,只有海军是一个国际性的军种;而当今的现代化海军,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综合体现和最恰当的代表者。依据这一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海军正与时俱进,加快由单一

6、作战功能向国家海上力量转型的发展步伐。改革开放后,中国军队逐步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威武文明之师的形象。迄今为止,中国海军已先后组织各类舰艇编队出访了数十次,航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上的几十个国家。目前,中国海军的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这三大舰队经过十几年艰苦的海上作战演练,已基本形成了海上立体机动作战的力量体系和比较配套的支援保障系统,舰队远海全天候快速反应作战行动能力得到提高,为遂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三大舰队还开展了海上反恐、多国海上联合军演等一系列非传统军事领域内的海上行动演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