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

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

ID:39353904

大小:155.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1

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_第1页
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_第2页
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新中医定喘汤加黄芪治疗老年肺胀32例王臻玫+笔者自1994~1999年,采用定喘汤加黄芪治疗老年肺胀3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7倒,女15例;年龄52~82岁;病程lo~42年。临床表现: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伴心悸,多汗,水肿,纳呆,低热,喉中有哮鸣声。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2治疗方法基本方:白果、款冬花、苦杏仁、黄芩、桑白皮各15g,炙麻黄10g,紫苏子30g,半夏J2g,黄芪20g,甘草6g。水肿加桂枝10g,猪苓15g;发热加生石膏、金银花各20g;心悸加人参8g,麦冬15g,五

2、昧子10g;纳呆加山楂20g;便秘加肉苁蓉30g;身痛恶寒加羌活10g;多汗减炙麻黄。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10天为1疗程。3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显效(呼吸自如,喉中无哮呜声,胸中憋闷感消失)12例,好转(呼吸较自然,喉中无哮鸣声,胸中憋闷感明显减轻)19例,无效(呼吸困难,喉中仍有哮鸣声,胸中憋闷感未减轻)1例。4病案举例容某,女,72岁,1998年12月19日初诊。素有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病史40年,昨天受风寒而复发。诊见:面色灰青,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张口抬肩.咳嗽痰多、色白质稠,纳呆.大便2天未行.舌红、苔厚腻色徽黄,脉弦数。诊为肺胀,治

3、以清热祛痰止咳,扶正补气平喘。处方:炙麻黄10g,白果、款冬花、苦杏仁、黄芩各】5g,紫苏子、桑白皮、山楂、肉苁蓉各30g,半夏12g,黄芪、生石膏、金银花各20g.甘草6g。5剂,每天1剂.取水1500衄1.煎至500耐.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药后胸中憋*广东省探圳市南油医院.探圳市南头南油B区(5ts054)闷感大减,呼吸较自如,喉中无哮鸣声,咳嗽、咯疲均减轻,大便通畅,上方减石膏继服12剂,临床治愈。5体会肺胀病因多为久病肺虚,复感外邪,其病位在肺,继而影响脾、肾、心,在病变过程中可形成痰、饮、磷等病理产物,致虚宴夹杂的复杂病机。笔者认为在治疗中既需补虚扶正

4、。又要减少和阻止病理产物的产生,加之本组病例均为老年人,生理功能衰减,故在定喘汤基础上加用黄芪,取其温分肉、实腠理、牡脾胃,定喘汤中麻黄宜肺教邪以平喘;白果敏肺定喘而祛痰;紫苏子、苦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桑白皮、黄芩清热泄肺,止咳祛痰。全方共奏扶正宣肺降气,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故获良效。(收稿日期:2000一(36—16)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黄诚。辜舜华。笔者用中药灌肠、外敷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0.00±5.0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

5、,平均2.28±】.33年。有宫腔操作史(^工流产,宫内节育环)96倒.经期不洁性生活18例。诊断参照(实用妇产科学)诊断标准川,根据病史、症状、妇检、B超及实验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外孕、盆腔结校等,全部确诊为慢性盆腔炎。2治疗方法2.1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红藤30g,黄连、丹参各20z,三棱10g,莪术、蒲公英、黄芪各15g。上药煎煮取液100,150ml,用一次性茫肠器,用润滑剂(液体石腊或植物油)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慢慢插人直肠约15~20唧,将中药液缓慢灌A直肠内,*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簿圳市福华路J号(518033)万方数据2000

6、年第32卷第11期嘱患者尽量使药液在直肠内存留1小时,一夜或更长时问更佳,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J个疗程,经期使用。2.2双柏散外敷下腹部双柏散组成:侧柏叶、大黄各2份,黄柏、泽兰、薄荷各1份。将双柏散用温开水调匀外敷下腹部.并用频谱仪照射30分钟,4—6小时取下,每天1次,与灌肠治疗同步进行,2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经期停用。3治疗结果痊愈(症状消失,妇检、B超均正常)29例,好转(症状、妇检、B超均有改善)85例,无效(症状、妇检、B超均无改善)6例。总有效率为95%。4病案举例陈某,32岁,1998年6月初诊。下腹疼痛,白带增多1年。1年

7、多前因经期同房,导致急性盆腔炎,曾用抗生素治疗,因工作原因,没有按治疗方案自行停止治疗,之后每因疲劳,下腹及腰部疼痛,近期病情加重并伴月经过多,月经周期提前7—10天,白带增多,色黄.有臭味。妇科检查:于宫后位,正常大小,话动受限有压痛,双侧附件增厚,压痛。B超检查:见输卵管积水。予以中药灌肠及双柏散外敷,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妇科椅查、B超检查均正常。5体会慢性盆腔炎在中医文献中没有专门的论述,散见于腹痛、症瘕、带下等范畴。其机理是湿浊热毒侵于胞中,治疗不及时或体质虚弱,余邪未尽,瘀阻胞中.冲任受损,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其中冲任失调是本病之本,病性是本

8、虚标实。笔者用灌肠治疗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