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

ID:39354234

大小:20.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_第1页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_第2页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_第3页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概述:隐士的含义导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寻隐者不遇《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隐士的其他称呼:逸民、居士、处士、高土、岩穴之士、山谷之士、江湖之士一、“士”的含义1.士的原义成年男子武士官长低级贵族2.隐士之“士”: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二、隐士之“隐”1.与“仕”、“出”、“显”相对而言;2.不出仕称为隐;3.主观愿望、主动选择;4.时间问题:人生某个阶段三、定义:古代仕人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备一定文学素养,有机会或有条件出仕,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生或人生某个阶段选择不仕或暂时不仕,或者曾经出仕为官而因故主动去官不仕的人。四、参考书目《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山

2、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隐士·透视孤独》(封面很漂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归去来兮隐逸传统的文化透视》三联书店1995年《适性任情的审美人生:隐逸文化与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讲先秦时期的隐士一、“隐士”的起源1.传说中的隐士(1)有巢士、燧人氏、神农氏、伏羲氏(2)许由(许繇)据说帝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帝尧派人找到了他,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

3、隐士的鼻祖。(3)善卷(单卷)《庄子》杂篇·卷九下《让王》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1] 不可信,无文字记载1.信史记载最早的隐士(1)箕子佯狂为奴、朝鲜半岛《箕子评传》(2)姜太公(3)伯夷、叔齐(最早的隐士)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1.社会背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经济:牛耕、铁器政治:争霸、兼并文化:百家争鸣1.介子推与晋文公“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2.老子老子一

4、名的由来、老子路遇尹喜,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终南山、道佛两家发祥地、曾在终南山隐居的隐士:王维、姜子牙、王重阳真心求道,完全归隐仕后归隐陶渊明假隐真仕庄子生平淡泊功名,清净无为极端消极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与归隐有关的名言《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三、诸子百家与隐士1.儒家的隐逸观《论语·微子》选择性归隐(暂时性归隐)《……秦伯》《孟子·万章下》《孟子·尽心上》对隐士评价很高招隐士《论语·尧曰》播放视频《百家讲坛》老子2.道家与隐士儒家

5、:选择性归隐道家:绝对性归隐道家人士基本上是隐士隐士是道家的精神源头之一4.法家的反隐中央集权、君主权威,绝对反隐第三讲秦汉时期的隐士一、秦汉时期隐士产生的背景1.专制王朝的建立2.先秦归隐“传统”,隐逸思想的影响3.其他原因二、东方朔与“朝隐”三诸葛亮隐居10年(17岁-27岁)出仕的有利条件隐居生活隐居原因“择主”,刘表不是理想的人选获重任的可能性不大明哲保身周围隐士的影响待识心态,不愿主动求仕影响丰富了知识储备结交良师益友重视隐士人才第四讲古代隐士的钓鱼休闲先秦秦汉钓鱼技术的进步鱼饵渔具一、古代隐士的经济来源1.自食其力自耕自种2.依靠“知识生存”隐居教授占卜为生3.他人资助家庭富有

6、他人馈赠5.其他方式采药行医二、古代隐士的物质生活1.穿:“布衣之士”,大多穿戴简陋2.食:部分有酒肉吃,大多数人生活非常艰苦三、隐士的精神生活1.读书著作2.文学书画活动吟诗作对陈仲子与妻子第五讲魏晋及以后的隐士一、魏晋南北朝隐风大盛隐士的“黄金时代”《书·隐逸传》处者为忧,出者为劣二、隐士众多的原因国家动乱王朝更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社会黑暗阮籍醉酒避祸《酒德颂》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1.2.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四、魏晋及之后归隐新现象1.追求逸趣2.逐渐淡化了仕隐之间的界线,出现了朝隐、仕隐第六讲总结相关例子1.孔子、荀子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

7、之贤人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2.司马迁、班固司马迁尊隐不崇隐班固尊隐且崇隐3.韩非子反隐4.刘秀尊隐5.皇甫谧、朱元璋、龚自珍6.鲁迅、梁淑溟、南怀瑾总结1.勇敢地生活,不做隐士;2.学习隐士文化,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3.在物欲横流、浮躁的时代,不妨有点隐士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