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

ID:39360565

大小:1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_第1页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_第2页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_第3页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_第4页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在体仁大厦中的应用周勇王宜富(南京三建(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公司)[摘要]着重介绍了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构造设计与施工程序,并与其他的楼盖结构进行经济分析,得出其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结论。[关键词]GBF空心无梁楼盖一、概况1、工程概况体仁大厦工程是我公司承建的一幢高层建筑,其主楼38层,地下室2层,附楼12层,地下室1层,总建筑面积为83000平方米。主楼12层以下为商务办公楼,12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施工概况主楼12层以上原为办公楼,因业主功能变更,改为住宅楼。设计院根据此功能要求,

2、12层以上框架内部次梁减少、板厚由原先100mm加为180mm,悬挑部分设计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度为300mm。二、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设计原理及模型1、设计原理(1)体系中的主梁区域设计成与空心楼盖等厚的暗梁,板带部分设计为空心楼盖。(2)暗梁按“等效刚度”原则代换成实心矩形扁梁输入,算得配筋结果70%分配到暗梁内,30%分配到柱上板带的楼板内。(3)楼板跨中板带简化成次梁进行设计,次梁的配筋分配到跨中板带范围内即为楼板的配筋。2、设计模型(1)X方向的设计模型:(2)Y方向的设计模型:3、构造尺寸要求(1)空心楼盖部位

3、混凝土为C40,板厚300毫米。(2)配筋上层Φ12双向@100,下层Φ8双向@200。(3)管径为Φ200毫米,空心率35%。(4)悬挑最大为3.1米,跨度最大为9米。(5)板构造尺寸:d=200mm、a=50mm、b=50mm、t=50mm。4、构造设计(1)暗梁与柱交汇处周边300mm范围为实心混凝土。(2)GBF管离暗梁边净距应为50~70mm,离预留洞边净距≥50mm。(3)暗梁箍筋加密区为2倍梁高。(4)板支座筋锚固长度为30d,板底筋锚固长度为300mm。(5)GBF管的排放应综合考虑楼板预留孔位置,以孔留于GBF管处

4、切断板受力主筋为原则。(6)因楼板留孔而切断板受力筋,则应在留孔四周板肋内加筋。加筋原则:与GBF管平行方向每侧板肋内各加一半被切断钢筋,且直通入两端梁内300mm,与GBF管垂直的各加工Φ12直通两端梁端内300mm。(7)因楼板留孔使板受力筋无法穿过且孔宽小于300时,板受力筋按1/6的弯度绕孔穿过(此处板肋内受力筋可等面积代换以减少钢筋根数)。(8)暗梁留孔且边长(直径)小于300时,主筋应按1/6的弯度绕过,孔边每侧3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至间距为50mm。(9)应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固定GBF管,防止其移动和上浮。(10)

5、支板底模时按跨度的3/1000起拱。三、GBF现浇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装平板模→放暗梁及GBF薄壁管位置线→绑扎暗梁及板底筋、水电预埋→肋间钢筋网片绑扎、安装GBF薄壁管→绑扎板面筋→检查、验收→铺设操作马道、安混凝土输送泵管→浇捣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板底模2、模板与钢筋施工(1)根据楼盖的总厚度,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恒载取值,进行竖向和侧向稳定计算、设计模板、龙骨与支撑。(2)龙骨与支撑的布置考虑兼作薄壁管抗浮锚定的要求,模板单向起拱0.3%。(3)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对暗梁、薄壁管、预埋

6、管、孔等体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4)暗梁楼盖底层钢筋及薄壁管间肋钢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初验,并确定钢筋的垫块完整可靠后,方可进行铺设薄壁管施工。(5)薄壁管的验收间肋内的钢筋宜先作点焊成型成网片,再作现场安装。(6)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钢筋作板厚和薄壁管标高控制标识,以保证其在后续混凝土浇筑中能符合要求。3、薄壁管的验收、堆放、吊运与安装(1)薄壁管的验收A.薄壁管的规格、数量与质量。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提前分批按规格向供货方定货。薄壁管的分段长度,除应符合个体设计平面轴线要求,尽可能减少类型外每100mm为一个级

7、差,尚应以到场后,可用人力搬运、装卸为置。B.薄壁管进场后应检查其批量、规格、本批出厂合格证,按验收记录进行验收。(2)薄壁管的堆放与吊运A.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薄壁管到场后的临时堆放与二次搬运。薄壁管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B.薄壁管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洁净。未作表面硬化处理的堆放,其基层应坚实,表面应铺垫洁净砂土厚度不少于50mm。C.薄壁管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叠层堆放,沿管段长度两外侧应用木枋垫楔限位,以防其滚滑,叠堆两端头应留有不少于80mm宽的通道,薄壁管在施工现场的叠放层数不大于6层,薄壁管叠堆后应

8、作储放标识,并应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管堆。D.应采用专门的吊笼吊运薄壁管,笼内的容许叠堆高度不大于6层,且不得高出笼侧挡板。严禁用缆绳直接扎薄壁管进行吊运。E.薄壁管被吊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3)薄壁管的安装A.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