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

ID:39361007

大小:265.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7-01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_第1页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_第2页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_第3页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_第4页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热点话题天天读(三十二)——“钓鱼执法”概念解释: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   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与刑事侦查中的“诱惑侦查”,或者叫“诱惑取证”类似。世界各国执法机关也都使用类似手段,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但“诱捕”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第一,诱

2、捕对象是犯罪嫌疑人;第二,已经掌握其部分证据;第三,诱捕时的事实不作为犯罪证据。也就是说,所设之套本身,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证据。据悉,英美法系中专门有执法圈套(entrapment)概念,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大陆法系国家对此也有严格限制,日本法律禁止执法者为了取证,诱惑当事人产生违法意图,因为这是国家公权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自律权。 备注:对于钓鱼执法,戴斌老师认为核心关键还是“指标”在“作祟”,执法部门的“绩效”不能单纯地以罚款的多寡来衡量,否则很容易被“异化”,于是“钓鱼执法”就出现了。这确实是执法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一种无

3、奈。“抓坏人”很难,但“做好人”也很难。  请记忆以下核心主流观点: (1)“黑车”的最大恶果,是扰乱正常的出租车市场秩序,但包括“钓鱼式执法”在内的“非法执法”,则不仅麻痹和摧毁着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更可能摧毁人们向好行善的价值追求。 (2)3年前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中,那位好心搀扶老太太的青年彭宇被认定为肇事者,至今让人沉痛;现在,这位“-68-好心载了病人”的张军也被指为非法营运,再次让人产生“好人做不得”的寒心。 (3)作为一个现代的、法治的、民本的政府,应及时回应公众质疑,并从质疑中查找工作漏洞和缺陷,往小里说,是其自身义务和工作制度;

4、往大里说,是一种维护和加强政府形象建设的重要方式。 (4)即便打击黑车有其合理性,“以恶治恶”的钓鱼执法在本质上已属于“公权碰瓷”的行为,涉嫌借助公权故意制造事端、借以敲诈勒索。 (5)一个遍地鱼饵的社会,法治级别再高,也不能算得上一个纯良的社会;一份屡设圈套的公权,罚的款再多,也谈不上执法能力的胜利。规范行政执法权,比赋权与监督要难得多。 (6)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在论述“诱惑侦查”时曾言:任何人都不应该成为国家实施其政策和任务的牺牲品,国家无权对由自己制造的罪犯予以处罚;否则,将与国家的司法职能相悖。同样的道理,行政机关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罚款任

5、务,而去考验公民的道德,诱惑公民违法进而对自己制造的违法者予以处罚。热点话题天天读(三十一)——经济适用房请记忆以下核心观点: 问题所在: (1)      低收入者拥有资格但无实力购买经适房的现实,以及经适房相比商品房的价格优势,却为中高收入阶层通过某种非常规手段介入经济适用房提供了“可乘之机”,使经适房成为权力寻租逐利的工具。 (2)      政府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是使中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住得上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68-在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中,部分高收入者却进入了购房者行列。据北京市开发办提供的信息,北京自1998年推出经济适用房

6、以来,购房者中有84%属于中低收入家庭,16%则属于高收入者。 (3)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信用档案缺乏。戴斌认为,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核实一个家庭的真实收入,从而使中低收入家庭变成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概念,导致在配给经济适用房的实际操作中,一些不符合购买条件的高收入家庭鱼目混珠,通过所谓“合法途径”获得经济适用房,而一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中低收入者却“望房兴叹”。 解决问题的对策: (1)      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合理,应科学厘清不同保障层次的“门槛收入水平”的上限及下限。结合保障性住房三个梯次住房价格和低收

7、入者的实际购买能力。戴斌老师认为应明确划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的申购“门槛”,合理界定购买者的“资格”,避免“上错花轿嫁错郎”导致的尴尬局面出现,确保各保障层次与实际购买能力“门当户对”。 (2)      政府应该通盘考虑保障性住房的各项配套措施,譬如,如何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整制度规划,解决低收入者的贷款难题;如何掌握低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变动情况,促进保障性住房形成良性的退出机制,确保真正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3)      科学评估“中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正确引导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一方面是应尽快建立个人收

8、入申报制度并将其与已实行的个人存款实名制相联系。二是应建立起一种新的工薪阶层住房供给的机制,改变中、低收入一勺烩的局面,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