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

ID:39361535

大小:2.0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1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_第1页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_第2页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_第3页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_第4页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_第5页
资源描述:

《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增刊2机械工程材料V01.32Suppk22008年7月MaterialsforMechanicalEngineeringJul.2008PIII—D方法合成氮掺杂碳基薄膜的表面特性文峰L2。黄楠2,孙鸿2,王进2(1.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采用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PIII-D)方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氮掺杂碳基薄膜。薄膜的厚度大约200nlTl;采用路易斯酸碱对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薄膜的表面

2、能;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薄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薄膜内氮的掺杂含量和sp2簇并不是随氮气流量增加而持续增加;带隙宽度与薄膜表面能中的酸碱分量比有较好的相关性。,关键词:薄膜;表面能;拉曼光谱;带隙中图分类号:TGl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38(2008)增刊2-0083-03SurfacePropertiesofNitrogen-dopedCarbonFilmsSynthesizedbyPIII_DWENFenF”,HUANGNan2,SUNHon92,WANGJin2(

3、1.KeyLab.ofTropicBiologicalResourcesofChineseEducationMinistry,Hainan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2.KeyLab.ofAdvancedTechnologiesofMaterialMinistryofEducation,Chengdu610031,China)Abstract:Nitrogen-dopedcarbonfilmsweresynthesizedusingplasmaimmersionionimplan

4、tationanddeposition(PIII-D)atloomtemperature.Thicknessoffilmswasabout200nln.Lewisacid/baseinteractionwasintroducedinordertOstudyfilms’surfaceenergydeeply-Ramanspectra,X-RayphotoelectronspectrawereemployedtOanalyzethecompositionandstructuralofthefilms,theresu

5、ltsshowedthatdopedNcontentandsp2clusterofthefilmdidnotincreasecontinualwithNflow.Thestudyingresultsof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ershowedthegoodrelationshipbetweenbandgapandtheratioofacidtOalkaliofthefilms’surfaceenergy.Keywords:films;surfaceenergy;ran姗spectr

6、a;bandgapO引言approach(L、Ⅳ-AB,简称路易斯酸碱对)的方法研究表面能还未见报道。通过酸碱对计算可以得到薄膜Liu等[1]在1989年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具有肛C3N4结构的碳氮薄膜其弹性模量可超过天然金刚石,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直流磁控溅射[2’3]等多种方法被用于合成碳氮薄膜。多年的研究表明,碳氮薄膜具有宽带隙、高的热导性、高强度、高分解温度、耐腐蚀和耐磨损及高硬度[4]等优越的性能,目前已在计算机硬盘制造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目前在碳氮薄膜的研究中,

7、采用Lifshitz-vanderWaals/acid-base收稿日期:2008-06-20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06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392)}海南省教育厅高校资助项目(Hjkj200701)作者简介:文峰(1976一),男,陕西汉中人,博士.表面在与其他材料接触时接收和释放电子的趋势大小[5]。所以,作者采用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PIII—D)方法在不同氮气流量下合成了系列碳基薄膜,运用不同的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薄膜表面能、成分和结构的影响。1试样制备与试验

8、方法1.1试样制备采用PIII_D方法在Si(100)薄片和玻璃上合成了氮掺杂碳基薄膜。由高纯石墨(99.9%)作为碳源在阴极弧源产生碳的等离子体,经过磁过滤弯管过滤掉那些有害的宏观大颗粒后到达基体表面。硅片放人真空室之前将样品部分覆盖以备使用台阶仪测定薄膜厚度。而后用氩离子对硅片表面进行溅射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基础真空大约6.4×10~Pa,・83‘文峰,等:PIII—D方法合成氮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