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

ID:39362440

大小:1.4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1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_第1页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_第2页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_第3页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_第4页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5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是被马克思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被弗朗西斯·培根称之为“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的伟大贡献。然而,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许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可以

2、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从《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以及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都不乏风格独具的精品。在学习有关古代科技的内容时,应当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相关的文物资料。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可以深化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有关古代文学艺术的内容时,应重视浏览课外读物,增加感性认识,将课外阅读收获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索;影视资料中的相关内容也应当充分利用。此外,将艺术欣赏与对艺术史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起来,感受古代艺

3、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值得肯定的学习方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前提示◆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古代中国科学思想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知识链接傅咸的《纸赋》西晋文人傅咸曾经作《纸赋》,他认为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的出现,与文字开始使用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傅咸还写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纸的发明■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但是,丝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而竹木简牍十分沉重,不便于流传,也不便于收藏。东汉时,蔡

4、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在元兴元年(105)呈献给汉和帝。皇帝赞赏他的巧思精意,封他为侯,从此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但是,人们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在西汉时期是并行使用的。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

5、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最初的指南仪器称做“司南”,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是将天然磁石经人工琢磨后制成的,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韩非子》中提到过这种“司南”。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这种指南鱼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

6、龟。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北宋的《萍洲可谈》中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说“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如果是阴天,则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成书于南宋的《梦粱录》中也写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早在商周时期,

7、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学习思考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我们在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明的时候,应当怎样理解鲁迅的话?学习思考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领先

8、于世界的重大成就?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