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

ID:39376554

大小:7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2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_第1页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_第2页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_第3页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_第4页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诸子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自我认识从老子、孔子开始,到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认识的一个全面飞跃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内,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思想家,犹如山峰争高一样,随着一个大师的出现,都把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场认识运动是空前的,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又是绝后的。这场认识运动的总结果,开拓了认识新领域,打开了新思路;把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上升为理论,为古代华族提供了思维模式;在这场认识运动中,各种思想都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这些体系直到近代西方思想传入之前,一直为后来者所宗所本,除佛学外,几乎没有人能超出这些认识体系另创立新体系。因此可以说,

2、这个时期的认识的总合奠定了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在这场认识运动中,政治思想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先秦诸子除极少数人外,首先都是政治家,各种各样的认识基本上都是围绕政治展开的。因此可以说,先秦诸子的争鸣,首先是一场政治认识运动。近人由于对当时社会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对这场政治认识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定性方式。定性分析有其精审的一面,但在目前,无论哪一种说法,一时都难于把问题说清楚。因此我想与其斤斤计较某某代表某某阶级,不如稍微超脱一点,从总体上进行估计。这个时代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充满了变革与反变革的斗争;另一方面,我们又难以确切地

3、分辨出变革与反变革的社会阵营。在同一类人中,如诸侯和宗族贵族,既有主张变革的,也有主张保守的。这种情况是由当时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决定的。思想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认识反映了这种复杂的情况,从阶级属性上很难判明谁是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谁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过在难分难辨之中,又有十分清晰的轮廓,即绝大多数思想家都是为当时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出谋划策,为了“干世主”。因此又可以说,这场认识运动是统治者自我认识运动,目的是给统治者寻求政治出路。批判是通向彼岸或到达新境界的桥梁,是自我认识的必备武器。当时的思想家们对现实生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和批

4、判,目的是为了把社会引向他们所理想的境界。这些思想家具有超人的胆量,他们敢于把整个自然、社会和历史都收入自己眼帘之中。他们的眼光像一把把解剖刀,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剖析。他们放眼全国,纵横数千里,上下数千年,社会的一切,都纳入自己认识对象之中。正因为有这种气魄,认识才格外深刻。下边就几个问题概括一下政治上自我认识的情况。一、关于政治指导原则的认识殷周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神权政治,一切政治活动都要从神那里获得说明和支持,像周公这样的杰出人物也不例外。天主宰一切,“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尚书·召诰。》。神权政治在春秋战国虽然仍有广泛的影响,但多数人把思维的触

5、角从天国转向了社会现实。这样一来,政治思想发生了巨变,现实主义的思考方式取代或压倒了神权主义。先秦诸子在开列具体的政治处方的同时,更深入探究了政治原理,力图从哲学上阐明问题,从而把政治认识推向高峰。在探究政治原理时,他们不囿于政治本身,而是从各种事物对政治的制约关系和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中寻求政治指导原则。具体而论,主要的是从天人关系、人性、历史与现实关系以及事物的矛盾规律等方面来寻求政治指导原则。1.关于天人关系与政治天在西周是至上神。春秋以降,它逐渐变为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模糊观念,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意识中,或指神,或指客观自然,或指两者的混合,或指

6、人类的生理机能,有时又指超乎人们意志的必然性。在同一个人的著述中,天的含义也多随论而异。先秦诸子几乎没有哪一个人只从一种意义上严格使用天这个概念。比如孔子,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畏天命”,《论语·季氏》。这里的天,无疑属于神秘主义;他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里的天显然指客观的自然过程,又毫无神秘主义。老子是从理论上把天自然化的大师,然而就在这位大师笔下仍留有神秘主义的尾巴,如“天将救救,以慈卫之”,《老子》六十七章。“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老子》七十三章。就有神秘主义色彩。荀子被公

7、认为是先秦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然而在某些论述中,“天”仍有神秘主义的味道,如“人有此三行(指老老,不穷穷等),虽有大过,天其不遂(坠)乎!”《荀子·修身》。即其例。尽管天是一个含糊的容量很大的概念,但对天的认识又形成了一个共同意识,即凡属超乎个人意识之外的东西,都可称之为天。列宁说:“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列宁全集》第28卷,第7页。“天”的观念则是当时人把自己与自然区分开来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人把自己同自然区分开来是认识上的划时代的飞跃,但是只沿着这一方向走,同样会从一个方向走进死胡同;只有当人们不仅认

8、识到自己与自然相区分,同时又认识到人和自然的统一,这才算进入了辩证的认识领域。先秦诸子广泛讨论了天人关系,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