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

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

ID:39378894

大小:4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2

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_第1页
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_第2页
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元三亚洲东南亚与南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單元三亞洲(二)東南亞與南亞東南亞請填入東南亞11個國家的位置一、自然環境(一)位置與地形1、位置: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中國以南,澳大利亞以北2、範圍:(a)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b)南洋群島: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菲律賓及東帝汶3、地形:(a)中南半島:中國地形(_____山脈)的延伸,地勢北高南低,山川呈_____走向。(b)南洋群島:________群島及______群島,多火山、地震(二)氣候與水文1、氣候:(a)熱帶____氣候(赤道附近):馬來半島及印尼群島,終年高溫多雨(b)熱帶____氣候:(離赤道較遠):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群島,

2、乾溼分明2、特色:四季皆夏,年、日溫差皆__,只有晚上氣溫稍低,所以有「夜間是___________」之說3、水文:河川與中國一脈相承。紅河、湄公河、招披耶河、薩爾溫江及伊洛瓦底江。二、多元的文化發展1、深受_____、_____兩大文明古國文化的影響Ex1.越南與中國文化互動頻繁Ex2.__國、_____、越南深受印度___教影響2、曾為西方國家殖民地,亦受其他文化影響Ex1.伊斯蘭教:_______人經商傳入→_______群島Ex2.天主教:_______北部三、產業與經濟發展1、經濟型態(a)過去:__________業及林、礦開採(b)1980年代後:消費性__

3、___產業和機電設備生產→優勢:眾多且廉價的_____,引進國外的技術與資金。2、_____服務業:東南亞重要外匯收入來源,如普吉島、峇里島。熱帶栽培業:殖民時期,殖民母國為獲取利益,大量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工,大規模種植單一現金作物,在當地半加工後,外銷世界各地,所以為方便出口,地點多位在港口附近。大都市多為______都市:殖民地時期便於產品進出口而加強港口建設。如雅加達、馬尼拉、新加坡作物:_____、可可、橡膠、甘蔗四、東南亞與台灣的交流活動1、東南亞與台灣關係密切:(a)雙方人口移動(b)台商在東南亞大量投資(c)東南亞勞工與配偶進入台灣社會南亞範圍印度半島(印度、

4、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巴基斯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位置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南為印度洋,北倚喜馬拉雅山(雖為歐亞大陸的一部份,但因地形自然與外界阻隔,自成一局,所以有「次大陸」之稱)地形1、北部喜馬拉雅山2、中部印度大平原:印度河和__河沖積而成3、南部德干高原:地質古老,有豐富礦產氣候丘陵地形迎西南季風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乾濕分明1.___月:西南季風→___季(乞拉朋吉的雨量世界居冠)2.11~2月:東北季風→___季(乾燥而涼爽)3.3~5月:季風轉換期→___季(乾、熱)只有塔爾沙漠(印、巴邊境),因副熱帶高壓籠罩及缺乏季風調劑,為熱帶沙漠氣候。巴基斯

5、坦境內,因雨量不足導致旱災頻仍。水文1、印度河流入阿拉伯海2、恆河流入孟加拉灣,由於地勢低窪,雨季時,常有水患發生地震由於印、巴邊界位在印澳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接觸帶,常發生大地震農業1、農業受雨量影響,東部雨多,西部雨少小麥、小米恆河水稻、黃麻(雨量豐富)2、紅茶:阿薩密省、斯里蘭卡3、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有火山熔岩風化而成的肥沃土壤(孟買為棉紡織中心)人口問題1、人口眾多,出生率高→經濟負擔沈重2、貧困、醫療資源缺乏→嬰兒死亡率高、居民平均壽命不高各國介紹印度1、信奉印度教→種姓制度嚴明,貧富差距大、教育資源不均2、工業;(a)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主要是紡織業和採礦業(b

6、)德干高原東北側的煤、鐵豐富,有利發展鋼鐵和機械工業(c)近十年來,在高科技領域有突出成就孟加拉信奉伊斯蘭教,以農業為主,每年雨季飽受水災之苦巴基斯坦信奉伊斯蘭教,以農業為主,時有旱災,與印度有領土糾紛馬爾地夫珊瑚礁島,經濟活動以觀光旅遊及漁業為主2004年因南亞大海嘯,經濟大受影響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十二世紀吳哥窟(AngkorWat)的寺廟陵墓(temple-mausoleum)座落在柬埔寨(高棉)中部的吳哥遺蹟中,它是東南亞大陸上最傑出的工程成就和最大的中世紀階梯式金字塔。吳哥曾是高棉帝國(Khmerempire)的首都,這個王國曾經統治了柬埔寨和部分越南、寮國及泰國

7、。當時國力強盛,皇帝紛紛興建廟宇凸顯王朝的威勢。後來王朝衰落,棄都吳哥,遷去金邊。從此吳哥窟在叢林裡沉睡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為人發現。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吠舍:代表平民,首陀羅:代表奴隸。此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不入流的「賤民」,成份是打仗的戰俘,以及不遵守種姓制度而結合的人。種姓制度雖在印度獨立後就已廢除,但仍舊存在,在印度百分之七十人口,與百分之九十賤民居住的農村,改變遲緩。大部分農民沒有土地,為地主耕作賴以為生,又深信印度教因果輪迴之說,安於現狀,使種姓制度的陰魂不散。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