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

ID:39379091

大小:115.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02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_第1页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_第2页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_第3页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_第4页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语法学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实词的学习要点  古代汉语的语法部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的学习较虚词容易一些,所以有时容易忽略。其实,对于阅读来说,实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是以实词为主的。也只有实词才具有词汇意义,实词的语法功能与词汇意义在学习时其实是分不开的。  实词的学习分两大部分。一是掌握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弄清实词的词类活用。这两方面都必须把握要点才能学习好。下面分别说明这两方面的要点:  一、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各类实词的一般特点,与现代汉语类似,不作重点。重点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1)名

2、词  主要掌握名词作谓语和状语。古代汉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直接充当谓语,而不用判断词。这里应该注意,在先秦典籍中,名词谓语前边常常有“是”字,一般认为,这个“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代上文人或事物的代词,作句子的主语,它后边的名词直接作用谓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是古代汉语名词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五种情况:第一、表示动力作进行的状态,如“蚕食”的“蚕”;第二,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如“虏”;第三,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如“廷见相如”的“廷”;第四,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依据,如“椎杀晋鄙”

3、的“椎”;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手注善药”的“手”。另外,还应注意日、月、岁时间名词作状语的特殊意义.“日”、“月”、“岁”用在表示具体行动的动词性谓语前边,表示行动的经常性,具有“每月”、每年”的意思,如,“日闻其毁”,“月攘一鸡”、“岁劝民种树”。“日”用在具有变化性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边,表示变化情况逐渐发展,有“逐渐地”、“一天天地”的意思,如“燕日败亡”。“日”用在主语前,表示追溯过去,有“从前”、“往日”的意思,如“日卫不睦,故取其地”。(2)动词  主要掌握动词作状语、特殊的动宾关系、

4、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的表示法。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方法,是古代汉语动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动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第一、动词直接修饰动词,中间不需要任何关联词语。如:“遍国中无与立谈者”的“立”,直接修饰“谈”;第二,作状语的动词通过“而”“以”等,与动词连接起来如“夜缒而出”,“”通过“而”修饰“出”。古代汉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如“御齐侯”是为齐侯御;“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誓之”是向姜氏发誓;“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指王翳”是把项王指给王翳看,指的具体

5、对象是项王,而不是王翳。说这类关系是动宾关系,主要着眼于形式;从意念上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各式各样的。动词有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如,“晋侯饮赵盾洒”的“饮”,意思是使赵盾饮洒。教材中的被动表示法可以整理为以下三种方式:⑴用“于”将主动者引入补语;⑵用“为”、“被”将主动者引入状语;⑶用助动词“见”、“被”将动词改造成被动式。三种方法有时可以同时用两种,也有时可以再加入一些其它虚词。(3)形容词  主要掌握形容词的

6、构词特点和在偏正结构中省略中心词的用法。古代汉语形容词的构词特点主要有两个:第一,重叠后并不表示程度的加重,而是表示某种状态,如“天下熙熙”的“熙熙”;第二,可以加词头词尾,表示事物“具有……样子”。如“忧心有忡”的“有”是词头,“粲然分明”的“然”是词尾。加词头词尾之后,都可以译成“……样子”。(4)数量词  主要掌握零数、序数、分数、倍数、约数、虚数表示法,以及数量词与名词或动词结合的方式和数量词与中心词的位置。现代汉语零数要用“零”,古代汉语一般不用零,有时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用“有”(又),如:“郡国百

7、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序数表示法,一种是用基数词,另一种是“第”加基数词,这两种与现代汉语相同,此外还用“首”、“冠”或别的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表示第二,也有用“甲”、“乙”、“丙”、“仲”、“长”、“末”表示序数的,“伯”“仲”“叔”“季”常常专用来表示兄弟姐妹的长幼次序,“孟”“仲”“季”常常表示一个季度之中三个有的次序。分数表示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分母是十、百以上的整数,分子是个位数时,分母、分子连用,中间不再插入任何词。如“其实皆什一也”,“有补万一”。第二,

8、在分母分子间插入“分”、“之”和表示整体的名词,或单用“分”、或“之”。如,“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这句属于用“分”和“之”加整体名词“日”的表示方法,“八十一分日”就是把一日分成八十一份,“四十三”指其中的四十三份。“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这句的“二十之一”就是二十分之一。倍数表示法主要有两种:第一,一倍用倍、五倍可以用“蓰”,其他倍数都可以直接用基数词表示,如“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十则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