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

ID:39379901

大小:1.8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2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_第1页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_第2页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_第3页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_第4页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学野外帽天山-石林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学生野外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专业班级朱正松姓名(学号)1643206000264指导教师(职称)苏怀(副教授)实习得分实习时间2017年11月18日全天实习地点帽天山-石林开课学期2017-2018学年第1学期191.实习目的(1)掌握沉积岩的野外识别方法和技巧。(2)掌握岩层产状的野外测量方法。(3)了解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区域表现。(4)会利用岩相古地理的野外分析方法判断古地理环境演化。2.实习路线(要有简单图例):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三校碑三号门——高速——玉溪澄江县——小滥田实习地点(第一个实习地点)——阳宗镇——国道——

2、石林火车站(第二个实习点)——上高速返校——阳宗镇——松茂水库——学校三校碑(实习结束)。全程187公里。如图1所示为实习路线示意图。图12.实习内容(注意附上相关照片。)3.1小澜田剖面(如图2)、主要岩石类型、产状及岩相记录:主要岩石类型为东龙潭组沉积岩层,多为倾斜岩层如图、图3、图4.由下到上有白色石灰岩、页岩、磷灰岩、红色砂岩、寒武纪化石群。19图219图319图419图5(1)主要岩石类型及野外鉴定特征主要岩石类型为沉积石灰岩(碳酸盐类),在岩石表面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小刀难以刻动,如图6,特征有层状沉积节理。如图5.19图6(

3、2)岩层划分及产状,(如图2、图3、图4、图5)(3)岩层时代判断山脚属于震旦纪东龙潭组古老岩层,其上寒武纪岩层。(发现昆明虫化石如图7、图8)19图719图819图93.2石林火车站实习点主要岩石类型、产状及岩相记录岩石类型主要为石灰岩,产状水平岩层。但是因为其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类,在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之后被侵蚀后形成石林。如图1019图10(1)主要岩石类型及野外鉴定特征在野外我发现,这个地方的岩石被流水侵蚀严重,用小刀难以刻划。滴盐酸过后大量气泡产生。(2)岩层划分及产状此地主要为二叠纪。19(3)岩层时代判断根据此地岩层中出现了䗴如图

4、11、图12。此地岩层中有珊瑚、贝类、腕足类动物化石,如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此地在二叠纪时期为热带海底。图1119图1219图13图1419图1519图1619图1719图181.主要推论和结论(昆明地区古生代以来的古地理环境演化历史推测及野外实习看到的相关证据)震旦纪结束以后,地质时期就进入到寒武纪,此次实习我们所能看到的地层为紫红色粉砂岩层,从古地理来看,它反映了过去由石灰岩沉积的浅海环境缓慢地海水有下降趋势。岩层呈红色说明当时氧气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的。氧气含量的提高为之后的生命大爆发创造了必要条件。19由于海平面的上升

5、,由之前的红色变为绿色岩层。之后又变成红色岩层。含磷岩层和燧石的出现,这一层为生命大爆发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元素磷。寒武纪和二叠纪中发现的这些生物(藻类、昆明虫、珊瑚、腕足类)表明昆明地区在这一时期处于热带海洋环境。在石林火车站附近的地层为二叠纪岩层,其判断依据是䗴的出现,䗴是二叠纪的标志性化石。二叠纪岩层里面有珊瑚,腕足类化石。新生代以后,由海洋变成了高原陆地,岩石出露发育喀斯特地貌。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