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

ID:39380886

大小:490.1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02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_第1页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_第2页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_第3页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_第4页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枢递质通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枢神经递质通路主讲:李峰教授神经递质分类:1.乙酰胆碱2.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3.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4.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5.气体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乙酰胆碱(Ach)传出神经元是胆碱能神经(运动N元、自主神经节前N元、副交感节后N元、少数交感节后N元);感觉神经元是非胆碱能的。一、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与失活Ach主要在神经末梢合成,少量来自胞体。ChATAChE胆碱+乙酰辅酶A乙酰胆碱胆碱+乙酸合成水解ChAT:胆碱乙酰化酶(在神经元

2、胞体合成)AchE:胆碱酯酶(在神经元胞体合成)乙酰基和胆碱的供给:乙酰基:神经元内的乙酰辅酶A(来源于线粒体内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和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胆碱:神经元不能合成胆碱;胆碱来源:1)肝脏合成的胆碱酯;2)胶质细胞储存的胆碱;3)神经末梢释放的Ach经水解产生的胆碱。Ach的失活:1)酶(AchE)水解(主要方式);2)突触间隙内扩散(次要方式);3)重摄取(极少)二、中枢胆碱能通路1.Ach最浓集的部位:大脑皮层(由传入通路的神经末梢释放);纹状体(由纹状体内在神经元释放);脊髓前角(由运动神经元侧支末梢释放)。2.脑中的Ach

3、通路:1)从下橄榄巨细胞核向大脑皮层、视丘、杏仁核的投射2)从中隔及对角带向海马的投射3)从巨细胞视前核向嗅球的投射4)纹状体中内在神经元的Ach通路1)从下橄榄巨细胞核(BM)向大脑皮层、视丘、杏仁核的投射2)从中隔(MS)及对角带(DB)向海马的投射3)从巨细胞视前核(MPO)向嗅球(OB)的投射4)纹状体中内在神经元的Ach通路脑内Ach通路的功能:产生兴奋性(慢)效应(通过毒蕈碱受体)。3.脊髓前角运动神经侧支:支配中间神经元Renshaw细胞↓短暂兴奋性(快)效应(通过烟碱受体)↓低频放电(通过毒蕈碱受体)↓反馈性抑制前角运动神经

4、元三、乙酰胆碱受体1.烟碱受体:分布在神经肌接头、中枢神经元、植物性神经节等骨骼肌烟碱受体(N2)周围烟碱受体烟碱受体神经节烟碱受体(N1)中枢烟碱受体(神经元烟碱受体)2.毒蕈碱受体(三种亚型):M1:分布在神经组织中M2:分布在心脏M3:分布在外分泌腺四、乙酰胆碱及受体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1.肌无力综合征: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Ach释放量不足(Ca2+内流↓);抗胆碱酯酶治疗效果无效。2.重症肌无力:骨骼肌烟碱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中有抗烟碱受体抗体,与骨骼肌表面烟碱受体结合,使烟碱受体减少到正常人的11%~30%;Ach释放量正常,

5、Ach降解速度正常;抗胆碱酯酶治疗有效。3.有机磷中毒症:有机磷毒剂是胆碱酯酶的强抑制剂,使突触间隙中Ach不能水解,导致毒蕈碱、烟碱受体功能亢进,最后衰竭。4.老年性痴呆(Alzheimer):胆碱能神经元选择性退行性变、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5.帕金森氏病(Parkinson):额叶皮质中AchE活性明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儿茶酚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一、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脱羧酶酪氨酸多巴多巴胺胞浆多巴胺β-羟化酶去甲肾上腺素囊泡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

6、、肾上腺素能N元*食物中有充足的酪氨酸供应;*酪氨酸羟化酶:存在胞浆中,但含量少、活性低、专一性强(只催化L-酪氨酸),是儿茶酚胺合成的限速因子;*多巴脱羧酶:专一性不强(催化芳香族L-氨基酸);*多巴胺β-羟化酶:只存在囊泡中。*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存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胞浆中。二、儿茶酚胺的失活重摄取:重摄取的量占释放总量的3/4,是失活的主要方式。酶解失活:儿茶酚胺最终失活方式。*单胺氧化酶:存在神经和非神经组织,位于线粒体膜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存在非神经组织,肝、肾含量最多。三、肾上腺素受体(N

7、A和A受体的总称)脑内NA含量比A高出50~100倍;NA受体研究很深入,A受体仍不清楚。α1:α1A、α1B、α1Cα受体NA受体α2:α2A、α2B、α2Cβ受体:β1、β2、β3四、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通路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通路胞体定位:主要位于延髓和脑桥纤维投射:1)NA能上行投射系统:几乎遍及全脑a)背侧束通路:起于篮斑,投射到全部端脑和小脑。b)腹侧束通路:分布中脑、间脑和端脑的边缘系统。2)NA能下行投射系统:到达脊髓a)背侧束通路:分布脊髓后角和侧角。b)腹侧束通路:分布脊髓前角和侧角。NA能上行投

8、射系统:1)背侧束通路:起于篮斑,投射到全部端脑和小脑。2)腹侧束通路:分布中脑、间脑和端脑的边缘系统。2.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通路胞体定位:主要位于延髓纤维投射:1)上行投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