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

ID:39387501

大小:159.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02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_第1页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_第2页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_第3页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_第4页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约化养鸡疫病防控问题一、疾病发生情况与流行特点1.死亡率高:通常为15-20%,先进水平为<8%。2.病种多,尤其传染性(疫病)病危害大。病毒性为主,细菌性疾病(耐药菌株)上升。3.新病多,由于种间突破,宿主范围扩大。4.病情复杂,诊断困难,多为混合感染,非典型化。5.传播迅速,形成大面积流行后,散发长期存在,使得防控对象不断增加。二、形成原因(一)新病产生原因(二)疫病迅速传播原因(三)疫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一)新病产生原因1.国外引种增多,口岸检疫和监测手段相对落后。非正常渠道的动物和相关产品的涌入。新病很快进入我国。2.环境不良,污染形成微生

2、物变异,种间突破,造成各种动物共同发病,形成新的人畜共患病。3.病原长期处于免疫压力下,疫苗与野毒之间的重组形成新的变异。(二)疫病迅速传播原因1.新病出现,长期未能认识,科研工作与生产相脱节。2.没有很好的疫病应急体系,出现新问题常由于地方保护或政策原因采取不承认的态度。3.没有疫病情报预报,信息不灵。提前防范意识差。4.各种经营方式,尤其小农户缺少疫病防控知识。5.杂乱的缺少防疫管理的流通领域,经济利益驱使下造成疫病迅速传播。(三)疫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1.环境和生产设施的矛盾,环境不好,设施相对落后。2.混杂的多种经营的饲养方式,难以开展全面防疫

3、工作。3.缺少系统的防、检、诊体系,情报预报中心。诊断试剂缺乏。4.科研与生产相脱离。5.药品,生物制品生产及管理极度混乱。6.法制、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今行不止,缺少独立兽医官体制。7.财政支撑不足,国家、企业、公司三方面都和国外差距较大。8.商业炒作与伪科学。三、疫病发生及防控的基本概念疾病发生:病因通过一定途径作用于动物机体,冲破动物的防御能力,导致疾病发生。1.传染性疾病发生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2.传染性疫病发生主要条件病原微生物:数量、毒力(致病性)侵入途径动物:机体抵抗力高低3.疫病传播方式患病动物排出病原微生物带病原动物进

4、入环境中(人、物品、工具、饲料、饮水垫料、空气等)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垂直传播4.疫病控制的主要措施(1)生物安全体系(2)生物制品防疫——疫苗和菌苗(3)药物预防和治疗四、养鸡生产中的生物安全体系1.生物安全的概念2.SPF鸡、非免疫鸡、普通鸡的饲养方法和微生物控制比较3.防止疫病发生的着眼点4.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5.生物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1.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biosecurity)是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基本含义是指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一种畜、禽生产体系。广泛含义是指生命的安全,包括畜、禽的舒适、安宁、福利。因此,也可以说生物安全就

5、是使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核心内容:核心是预防(防止)病原进入畜、禽群体形成危害。特点:①针对所有病原②没有固定标准,不同生产类型需要的生物安全水平不同③永不完善,永远处于发展、调整、完善中。④自觉和不自觉在进行着生物安全工作⑤最易忽视⑥最难做好2.SPF鸡、非免疫鸡、普通鸡的饲养方法和微生物控制比较SPF鸡非免疫鸡普通鸡病原微生物携带情况无规定的20种病原微生物按生产生物制品要求无相关病原微生物不详生物制品应用不用按需使用有限制大量应用房舍设施完全气密性远离人群与鸡群,普通鸡舍开放式或半开放普通鸡舍动物来源无蛋传性鸡群临床健康鸡群养鸡生产

6、体系孵化无菌控制卫生及消毒空气经过滤的无菌风单向流动开放式负压通风物品工具全部无菌一般清洁消毒人员专门通道淋浴更衣无菌服有单向正压风保证专门通道淋浴更衣无菌服(较粗放)饲料无菌(高压、辐照)无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一般混合料饮水无菌、酸化水卫生用水垫料灭菌可能薰蒸消毒污物专有通道专门处理堆放于厂外,进入污水系统尸体处理不严格人、物气的流动单间部分交叉用药不用用(常规用和根据需要用)3.防止疫病发生的着眼点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易感动物阻止病原进入动物机体动物不易感消灭暂时和局部、减少增加抵抗力针对传染三要素的处理方式(1)病原微生物(传染源):局部和暂时消灭或

7、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发病动物:扑杀、治疗、隔离隐性感染及康复动物:环境消毒、药物控制、空舍清理。净化鸡群:控制垂直传播疾病。种蛋消毒:控制蛋壳带毒、带菌。(2)传播媒介:通过设施、管理、卫生、消毒尽量阻挡病原微生物通过传播媒介(人、生物、空气、物和工具、饲料、饮水、污物、动物尸体等)感染易感动物(3)易感动物:降低易感性遗传培育抗病动物正确的营养正确饲养管理降低易感性,大力减少应激增加机体抵抗力控制群体密度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应用。药物预防、饲料添加剂。4.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1)发挥禽舍的隔离功能。(2)严格的人员控制。(3)鸡群控制。

8、(4)对物品、设施、工具的清洁,消毒处理。(5)饲料、饮水控制。(6)垫料及废弃物。(7)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