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江《小石潭记》

璇江《小石潭记》

ID:39388162

大小:79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2

璇江《小石潭记》_第1页
璇江《小石潭记》_第2页
璇江《小石潭记》_第3页
璇江《小石潭记》_第4页
璇江《小石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璇江《小石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石潭记柳宗元文体知识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人,并称“韩柳”。他曾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游记的特点是:文字上简洁有力,很精细地刻画出山水的鲜明形象。柳宗元(773—819)一、掌握课文中重点的字音、词义、句义。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三、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习目标自学指

2、导一学生齐读课文,对照课文注解或查阅工具书,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1、识记几个重点字音。篁()嵁()参差()佁()俶()翕()悄怆()邃()2、解释几个重点词。实词:通假字下见小潭()一词多义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词类活用凄神寒骨()()虚词:以(1)全石以为底()(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过清()其(1)不可知其源()(2)以其境过清()3、翻译几个重点句。(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重点字音篁(huáng)嵁(kān)参差(cēncī)佁(yǐ)俶(ch

3、ù)翕(xī)悄怆(qiǎochuàng)邃(suì)重点词义实词:通假字下见小潭(同“现”,现出)一词多义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过清(冷清)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词类活用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虚词:以(1)全石以为底(用)(2)卷石底以出(连词,不译)(3)以其境过清(因为)其(1)不可知其源(代溪)(2)以其境过清(代小石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几个重点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扬。★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

4、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的。★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自学指导二自由研读课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1、课文每段各写什么内容?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3、潭水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潭水的特点的?4、潭水溪身、溪岸各是什么形状?(用原文语句回答)这些语句用什么修辞手法?5、潭四周的环境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人被贬、受迫害、景小石潭石:形状各异水:清澈空明鱼:与游者乐竹、树: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岸:斗折蛇行美情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寂寞处境埋在荒野悲凉凄怆借景抒情: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柳宗元,此文

5、写于柳宗元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柳河东全集》唐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全石以为底。()(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5)乃记之而去。()当堂训练向西用……作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因为代石潭的情景3、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的。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当堂训练4、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6、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由整块石头形成潭底。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情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当堂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