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

ID:39390454

大小:4.0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7-02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_第1页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_第2页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_第3页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_第4页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六形象和意象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之六:—感悟形象和意象高考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内容:1、形象2、意象3、意象的情感4、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借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

2、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一.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例①(自我形象)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例②(他人形象)读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回答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

3、句来展现的?二.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物)。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例1、2002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三、对意

4、象情感的把握:答:1、送别。2、同意。因为这一意象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并且为下一句抒情作了铺垫。例题、阅读下面一首诗,体味她的情感。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主要意象:月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

5、,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借助月亮这一特定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冰清玉洁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

6、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

7、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杜鹃鸟(又名子规)古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于是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

8、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鹧鸪鸟鹧鸪的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