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

ID:39392889

大小:21.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2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_第1页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_第2页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_第3页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_第4页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沪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篇一:沪科版物理八年《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教学设计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八章第二节达标测评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2、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B.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c.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3、下列设备没有应用到连通器的

2、原理的是()A、水泵B、船闸C、过路涵洞D、锅炉水位计二、非选择题4、民航飞机上的黑匣子在海水里所能承受的海水对它的最大压强是6.18×107Pa,则在不被海水压破的情况下,黑匣子下沉的最大深度是m。(ρ海水=1.03×103kg/m3,g=10N/kg)5、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得出来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得出来的.○6、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m,水的密度为1.0×l03kg/m3,g取10N/kg。(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105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7、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江堤多处出现

4、管涌(江水从泡软松动的地方流出)。为什么管涌在平时不出现而在洪水期间出现?出现管涌后,往往不是用土袋堵死管涌口,而是在管涌周围筑起一圈堤围,将喷出的水围起来,这又是为什么?达标测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C3、A二、非选择题:4、60005、(1)4(2)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2、3(或1、2、5或1、2、6)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3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7(或4、7或5、7或6、7)6、(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ρgh=1.0Х103kg/m3×55m×10N/kg=5.5×105Pa

5、(2)由p=ρgh得湖水最大深度h=p/ρg=6×105Pa/(1.0×103kg/m3×10N/kg)=60m水面最多还能上升的高度Δh=60m-55m=5m篇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液体有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自己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

6、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三、教学方法学生亲身感受、讨论法、课件展示、实验探究教学法四、教学用具老师准备:水、盐水、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底部和侧壁带橡皮膜的容器、大可乐瓶、塑料袋、水槽、形状不同的容器等。学生自备: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水槽五、师生互动,科学探究(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7、学生思维,导入新课。问:带鱼生活在深海里,请问同学们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生:没见过。师: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师:下面同学们继续再看大屏幕图片:1、水坝为什么要上窄下宽?2、潜水员为什么到不同深度时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这些现象跟什么有关?学生答:跟液体压强有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探究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多角度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初步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