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

ID:39395072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2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_第1页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_第2页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_第3页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献之对创立大草的贡献4古代评论、比较二王的书法造诣,大抵上三种意见,一种认为王献之的书法超过父亲王羲之。此论自东晋直到南北朝宋齐梁期间,“小王”胜“大王”论占了上风。第二种认为王献之不如乃父。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武帝和唐太宗,帝王一言九鼎,此说影响甚至左右书壇话语权一千多年。持此说的还有孙过庭,因《书谱》流传甚广,扬大王贬损小王,负面作用不小。第三种意见则认为父子各有千秋,这是大多数人的评价。象唐代张怀瓘,南朝宋羊欣、虞和,梁袁昂等学者,多了去了,都有中肯评论。王羲之七个儿子,善书者凝、操、徽、涣、献,皆得家范,体各不同。而父亲偏爱七子献之,悉心指导,又加上献之天分高且勤奋,从父亲身上应

2、得其源,又兼学汉末“草圣”张芝,走出了自己的书法之路,书史上把他父子並列为“二王”,实至名归也!我是认同二王书法各有其妙的。尤其认为,献之对大草狂草有更大的贡献。史传张芝为“一笔书”始祖,书史上记载不少,可汉代为章草初创时期,流行的章草书尚带有浓郁的隶书痕迹,不应该出现今草、大草的,且张芝也没留下确凿的墨迹佐证,几件列于他名下的碑帖至今都有争论。而“今体”为王羲之始创,自他以及东晋士族,开始写出流而畅之今草,并广泛地普及开来。王献之出生较晚,能博采众长,后来居上,其遗留的墨迹,虽不及父亲那么多,但仅存的几十件书作里,大草“一笔书”作品比比皆是,三五字联写,甚至七八字联缀成列,一气呵成,

3、大开大合,气势奔放,新颖独特,前所没有。而大王草书,多为字字独立书就,很少联写。同大王书比较,小王行笔速度更快更疾更爽,情感随着线条激越跳荡,感性大于理性,创造出“倾泄式”章法,以意象融草,开了大草之先河。不少史书也称小王为“一笔书”始祖,和先贤张芝比较来说,此论当有更充分的说服力。资料显示,王献之出身名门望4族,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一表人才,少有盛名,聪慧过人,因而狂傲不羣,放荡不羁,甚至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后来虽因家族及裙带关系做了官,但终归是喜文弄翰,风流潇洒,不受约束。恰恰因为他具备了这种“草书情性”,自由自在,思维跳跃,激情奔放,天马行空,才成就了他的草书天地。其后的颠张醉素也

4、好,米芾、黄庭坚、王铎、祝枝山也好,历朝历代的草书大家,谁不从他的大草书中受到启迪呀!说他的大草书法是大草之源头,实不为过也!我对他人品也特佩服。他和前妻郗道茂感情甚笃,二人青梅竹马,琴瑟和鸣,可谁想晋简文帝的三女儿新安公主新寡后,看中王献之,选其为驸马,迫使他离婚另娶。王献之不情愿,为逃婚不惜将自己的腿脚烧瘸,可皇威如天,仍没有逃过,迫使他离婚再娶,内心却痛苦无比。他传世的书法中有好几封书札是写给前妻郗道茂的,札中表达了他的深切思念和无奈,直到临去世,献之还对此事痛心不已!书史上记述此件事,令人感佩,足以证明王献之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徒。天妒英才,加上他乱服散药,烧身自残,心情郁闷寡欢

5、,王献之仅活了四十三岁!如果老天让他再活几十年,以他的天分、才情,书法定能开创新境,那时书史又将如何评说呀!此篇不具体评论“小王”的书法艺术如何如何,从他的书法全集中选了几张大草,看看就知道了!4我臆想,他是不是为书法、为大草,才来到了这个世上呀!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