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ID:39404481

大小:16.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2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1页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2页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3页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4页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2在整个现代时期,这种同时包含着内外两个面向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既是思想和文化力量推波助澜的过程,也是政治、军事和经济环境反复刺激的过程;单就前一个层面来说,既是文化人不断采集外来思想、着意发挥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挖掘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重新阐释的过程。正是这种心物和内外交错、古今思想汇合的复杂情形,决定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必然包含多种成分,经常奏响多重的声音。在我看来,其中有这么几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第一,在外面,是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的侵略

2、,在内部,是特别被渲染的满族对汉族的持续的压迫:这种种现实和历史的紧张情景,很自然会刺激中国的民族主义形成一系列偏重反抗的暴烈倾向。被“瓜分”的恐惧几乎是踩着新的“世界”观念的脚后跟,与后者一齐充当了19世纪晚期中国人的“民族”自觉的起点,从这样的起点生长出来的,必然首先是一种反抗的意识。一旦侵略和压迫逐渐落在实处,其中的物质和暴力因素越来越触目,民族主义的反抗的重心,也就势必向暴烈的方向明显倾斜。甲午战争以后,痛感国人缺乏血性、鼓吹尚武精神的言论越来越多。1903年,蔡锷等人更在东京和上海同时建立“军国民教育会

3、”,断言“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与这股偏重“国民之战斗力”(蔡锷语)的思想潮流相伴随的,是一种堪称极端的普遍的暴烈情绪。戊戌政变促使大批文化人转向反清革命,策划暴动,组织暗杀,种种激烈甚至咬牙切齿的言论随之而起。1908年吴稚晖在巴黎写文章詈骂刚刚病逝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上来就是:“西婊子那拉,小龟头载湉……”,结尾则宣告:“胡狗一日不逐出长白山外,则汉人终无恢复人格之一日”。这是将当时普遍的民族主义的极端情绪,表达得再清楚也没有了。在这样一派紧张、激烈的气氛当中,民族主义的思想

4、家和鼓吹者们很自然就要向外来和中国传统的思想里面去寻找那些可以支持上述倾向的资源。就外来思想而言,严复版的“进化论”是最重要的例子,它将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说成是世界的第一准则。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处在竞争之中,不能在竞争中获胜,便什么都谈不上,中国的民族主义的眼光,就势必会聚焦于民族、国家、阶级……之间的对抗,那与对抗不同的别样的关系,也就自然被排除在视野之外。既然一切事物的盛衰存亡,都是取决于能否在竞争中获胜,中国的民族主义就势必全力去发展那些最有助于取胜的事物,很少分心去考虑“取胜”之外的其他事情。既然生存竞争是

5、历史进步的体现,胜者一定优于败者,中国的民族主义就尽可以安心地运用一切极端手段,因为最后的胜利早已经为所有的手段预作了伦理上的保证。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当中,最能支持民族主义的上述倾向的,就是对于“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其后那些类似的割据时代的深刻记忆。早在1870年代,王韬就屡屡比照春秋战国来分析世界形势:“欧洲诸国之在今日,其犹春秋时之列国,战国时之七雄也。”不仅他这么说,当时清廷派出去的不少具有危机感的外交官也这么说。正是通过不断地征引春秋战国时代的阴暗史例,这些鼓吹救亡的文化人很自然地突出了对现实局势的两个

6、基本的判断:一,由于国与国之间的必然的利益冲突,诸“国”和平并存的局面只是暂时的;二,惟其如此,诸国竞武斗力,最后必然会出现一国压倒其余、独霸天下的局面。你当可想象,在那样危机深重的现实环境里,这些偏重于生物、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必然冲突的理论观念和历史叙述,会如何在不同的层面上,极大地强化中国民族主义的偏狭和激烈品格。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这一种在晚清的特殊遇境里膨胀起来的偏狭和暴烈倾向,在其后的一个世纪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单就国际状况来说,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对中国的长达14年的侵

7、略战争;1950年代以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延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再到1962年至1979年的中印、中苏和中越边境冲突;二次大战以后中东、南亚次大陆、巴尔干地区、东部非洲和南洋群岛地区的连绵不断、几乎看不到头的民族和国家冲突;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新的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9·11”惨剧所引发的新一轮报复和反报复……所有这一切似乎都不断在证实100年前唐才常和胡汉民们的“竞争”、“对抗”或者“战国”意识的正确。从严复那一代人起,其实是不断有中国的文化人、知识分子乃至政治人物,以不同的理由竭力扩大

8、民族主义的视野,创造各种和平共处、携手相助的世界想象。但是,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以后,在中国各大城市迅猛爆发的抗议示威和互联网上的激烈的反美言论,2001年北京、上海等地许多大学生和市民对纽约恐怖事件的出人意外的反应,却更明确地显示了,充满血腥意味的国际现实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具有多么巨大的刺激力量。首页12345678...>>尾页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