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ID:39406890

大小:7.5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7-02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_第1页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_第2页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_第3页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_第4页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微生物5.微生物的菌种选育理想发酵工业用菌要求1、遗传性状稳定;2、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异种微生物污染;3、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想转化率;4、最好是胞外产物;5、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生成;6、培养基简单、来源广、价格低;7、对T、pH、离子强度、剪切力不敏感;8、溶氧要求低、便于培养能耗低;5.1从自然界中获得新菌种5.1.1采样5.1.2增殖5.1.3纯化5.1.4性能鉴定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设计试验方案确定样品的生态环境、季节选择和地点选择采样增殖培养(1)控制营养成分(2)控制pH(3)温度控制纯种分离(1)稀释

2、法(2)划线法(3)组织分离原种斜面筛选(1)纸片培养显色法(2)透明圈法(3)变色圈法(4)生长圈法(5)抑菌圈法复筛再复筛3-5株性能鉴定发酵pH、T、通风、搅拌、无菌程度、适应性、副产品和对低劣廉价原料的利用毒性实验菌种鉴定5.2基因突变和微生物菌种选育一、3个经典实验(一)经典转化试验最早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实验的是F.Griffith(1928年),他以Streptococcus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双球菌”)作为研究对象。5.2.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动物实验著名的肺炎球菌转化

3、试验S型,致病菌,具荚膜,菌落表面光滑(smoth)R型,非致病菌,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rough)S型R型加热灭菌热死S菌+活R菌(2)细菌培养试验(3)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Avery在四十年代以更精密的实验设计重复了以上实验(1)从活的S菌中抽提各种细胞成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2)对各组分进行转化试验只有DNA被酶降解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活性DNA是转化所必需的转化因子(二)噬菌体感染实验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发表了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基础的著名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35S-蛋白

4、质外壳的噬菌体32P-DNA核心的噬菌体在DNA中存在着包括合成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整套遗传信息。(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为了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H.Fraenkel-Conrat(1956)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了著名的植物病毒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抗血清处理,证明杂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病毒1,而非病毒2杂种病毒的后代的蛋白质外壳表现为病毒2,而非病毒1遗传物质是核酸(RNA)而非蛋白质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HRVHMV亚病毒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致病因子,迄今为止尚为发现该蛋白内含有核酸。其致病作用是由于

5、动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PrPc改变折叠状态为PrPsc所致,而这二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并没有改变。二、朊病的发现与思考思考1)蛋白质是否可以作为遗传物质?prion是生命的一个特例?还是仅仅为表达调控的一种形式?2)蛋白质折叠与功能的关系,是否存在折叠密码?DNA→RNA→肽链→蛋白质三、原核微生物的质粒1.定义和特点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cccDNAocDNAlDNA另一类质粒的复制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在这类细胞中,一般含10~15个或更多质粒。严紧型复制控制(stri

6、ngentreplicationcontrol)松弛型复制控制(relaxedreplicationcontrol)质粒的复制与核染色体的复制同步,在这类细胞中,一般只含1~2个质粒;质粒是一种独立存在于细胞内的复制子(replicon)。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closedcircle,简称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也发现有线型双链DNA质粒和RNA质粒;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1kb左右到1000kb;(细菌质粒多在10kb以内)2.质粒的分子结构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

7、后观察;对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如抗药性初步判断。特定的质粒提取方法和后处理使染色体和RNA均被除掉。3.质粒的检测质粒的主要功能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质粒所编码的功能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F因子)抗性因子(Resistancefactor,R因子)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productionplasmid)毒性质粒(virulenceplasmid)代谢质粒(Meta

8、bolicplasmid)隐秘质粒(crypticplasmid)4.质粒的主要类型(1)F质粒(Fplasmid)又称F因子、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或性因子(sexfactor),其大小约100k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