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ID:3940811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2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_第1页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_第2页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_第3页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_第4页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类的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医学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医学类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前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然而,生物医学模式的流弊与技术至上的迷思使得医生忘却了语言沟通与关怀的法宝。美国恩格尔教授所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让我们重新思索与认识这一医学法宝的效力。近年来在医患关系紧张,纠纷频发,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

2、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1]  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国际全球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将沟通技能作为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纳入医学生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医学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医学类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前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3、曾经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然而,生物医学模式的流弊与技术至上的迷思使得医生忘却了语言沟通与关怀的法宝。美国恩格尔教授所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让我们重新思索与认识这一医学法宝的效力。近年来在医患关系紧张,纠纷频发,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1]  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国际全球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将沟通技能作为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纳入医学生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4、-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论及了沟通技能目标。国内一部分医学院校率先尝试开设了医患沟通学课程(尤其是2003年以后).然而,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点,大部分的医患沟通技能教学与培训还只是处于初步探索、经验总结、理论探讨阶段,[3-4]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系统规范、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体系。笔者在对广东省医学高等院校的走访和电话调查当中得知,8所高等医学院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佛

5、山大学医学院),有1所学校将医患沟通学设为必修课、1所学校设为限选课、有2所学校并未开设这一课程,其他学校均为选修课。本文旨在归纳制约我国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拟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2制约我国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四大瓶颈  2.1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稀缺  医患沟通学是一门涉及到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领域宽泛,内容繁杂。因而对于从事医患沟通教学与培训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及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医患沟通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能力有限

6、,难以胜任医患沟通教学与培训工作,且应该由临床医学教师、医学人文教师、心理学教师等人员组成知识结构互补、综合能力协调提升的教学团队。我国专职的医患沟通教师鲜见,基本上由临床教师或医学人文教师兼任。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很多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是绝大多数从事医患沟通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有限或囿于临床工作繁重而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有临床经验者但缺乏沟通技能或教学技能,抑或沟通技能丰富的临床大夫却无法抽身承担医患沟通教学工作。而医学人文教师有工作热情且教学经验丰富,在一般人际关系的沟通原理与技能教学方面尚且能胜任,但对于临床会谈、手术访谈等

7、临床专业领域等沟通技能方面的传授,则远超出了非医学背景的人文学科教师的能力范畴,所传授的沟通技能难免囿于教材且有“隔靴搔痒”之嫌,难以真正触及实质,也引发了医学生对于所学技能之实效性的质疑。  在知识的分化和学科高度的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医患沟通大师未免过于理想化;因此,由各个医学人文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心理学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则是实现之途。然而,当前各个医学高等院校也许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医患沟通教学中,但是相互知识整合、资源共识、教学方法及能力提升的教学团队则未必形成。能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的稀缺是导致医患沟通

8、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从机制和体制上选拔与培养相应的教师及建构教学团队,是当务之急。  2.2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