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

ID:39410097

大小:330.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02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_第1页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_第2页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_第3页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_第4页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_第5页
资源描述:

《态度与价值观(管理心理学-上海大学李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态度与价值观一、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和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较稳定。格雷夫斯的价值观的分类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第一级,反应型:这种类型的人并不意识自己和周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第二级,部落型:这种类型的人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第三级,自我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

2、要服从于权力。第四级,坚持己见型:这种类型的人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第五级,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第六级,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第七级,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对制度和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言。这个等级分类发表以后管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国企

3、业的现状进行了对照研究。他们认为,一般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二级和第七级之间。就管理人员来说,过去大多属于第四级和第五级。现在情况在变化,这两个等级的人渐被第六、七级的人取代。奥尔波特(1897—1967)的价值观的分类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利和影响力。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罗克奇价值观调查(RVS)终极价值观(18项)——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4、。工具价值观(18项)——一个人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与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一致,相同职业或类别的人倾向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终极价值观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和平的世界美丽的世界成就感平等家庭安全自由幸福内在和谐成熟的爱国家的安全快乐永恒自尊社会承认真挚的友谊睿智工具价值观雄心勃勃心胸开阔能干欢乐清洁勇敢宽容助人为乐正直富于想象独立智慧符合逻辑博爱顺从礼貌负责自我控制经营者工会成员社区工作者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自尊诚实家庭安全负责平等诚实家庭安全负责自由诚实世界和平助人

5、为乐自由能干快乐勇敢家庭安全勇敢成就感雄心勃勃自尊独立自尊负责快乐独立成熟的爱能干自由能干当代工作群体的价值观伦理型:开始工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存在主义:开始工作于六七十年代,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自主、对自己忠诚。实用主义:开始工作于七八十年代,重视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业忠诚。X代:九十年代至今,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忠诚。二、态度概述1.什么是态度?2.态度的成分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待特定的人、群体、观念、组织或事件

6、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倾向(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对这个定义应作几点说明:⑴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⑵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包罗万象,如人、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等。⑶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情感色彩。⑷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2.态度的成分情感成分:喜欢或不喜欢认知成分:如“歧视是错误的”行为成分:对某人或某事以一定方式行动的倾向。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①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莱波特试验②态度影响耐力。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关于耐痛水平的实验。③态度影响工作效率。通常,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7、喜爱并有良好的态度,就会努力去工作,产生高效率。但是,事实比这种设想更复杂。心理学家得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三、态度形成的理论㈠学习论㈡诱因论㈢个体经验㈠学习论1.基本观点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如,学生本是一中性词,如与“偏激的”一词发生多次联结,就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2.强化物质强化与精神强化;自我强化与他人强化。人如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度。如,对青少年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比来自父母的反对,其力量大得多。3.模仿

8、模仿实际上强调的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效应。㈡诱因论诱因论是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pros)和退避(cons)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1.认知反应论例如,有人主张减少养老保险金。对此,可能有两种反应:一是认为老人不易,社会应该照顾老人,于是反对这种观点;二是认为有比照顾老人更需要资金的地方,于是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