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

ID:39417358

大小:495.1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02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_第1页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_第2页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_第3页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_第4页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工与交易费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29%31%78911企业、分工与交易费用罗必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9.131一、从企业的性质说起科斯(R.Coase,1937)不满于新古典经济学家将企业当作生产函数的做法,于是开先河地过程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市场(价格机制)能协调劳动分工,为什么还需要企业呢?科斯的发现是:在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并不免费,交易费用为正;而“企业”组织正是由于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企业之能够节约交易费用,是因为“在企业内,市场交易被取消”,组合在企业内的各生产要素,不必彼此签订一系列买卖合约,原来用

2、于签订和执行这些市场合约的费用,因此被节约了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它们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管理协调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以权威替代价格机制”一个例子:“集市”杨小凯和黄有光(1994)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模型。假定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生产两种产品:面包和生产面包过程中的管理知识。再假定专业化的经济性,人们会选择分工组

3、织生产组织分工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管理专家将管理知识卖给生产面包的专家以换取他所需要的面包。这种组织分工方式意味着两个产品市场,一个是管理知识市场,另一个是面包市场,分工的双方以产品交换产品,权威和剩余权是对称分配的,所以不存在企业第二种组织分工的方式是,生产面包的专家开家工厂,雇佣管理专家的劳动第三种组织分工的方式是,生产管理知识的专家开设工厂,雇佣生产面包的工人后两种组织分工的方式都是剩余权与权威的不对称分配,而且都是以劳力的买卖代替中间产品(管理知识)的买卖,都需要建立企业由于第一种组织方式必须

4、交易管理知识,第二种组织方式必须交易用来生产管理知识的劳动,两者的交易费用均很高第三种组织分工方式只须交易面包和生产面包的劳动,面包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面包的劳动均较容易测定,交易费用相对较低。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分工将以第三种组织方式出现因此,企业是一种巧妙的交易方式,它可以把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入分工,同时又可以避免对这类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在第三种分工方式中,管理专家拥有企业的剩余收益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收益权就是管理知识的间接定价问题思考:交易成本导致企业的产生。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为什么

5、没有将全部的活动都纳入到“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一旦存在交易费用,就必然产生企业?第二种组织分工方式的企业,必然产生大量的内部组织成本(内部交易费用)一个命题:企业的不完全性——第一,企业不可能节省所有的交易费用;第二,不同的企业组织方式,隐含不同的内部组织成本分工、企业与交易费用是个什么关系?二、分工与交易费用2.1分工的两个定理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是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的最重要的条件市场是协调分工的基本方式之一,而且“分工程度受制于市场范围的大小”(斯密定理)——只

6、有通过拓宽市场,分工的全部利益才能够得以实现,市场范围的扩大有助于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又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增加阿林·杨格(1928)发展了斯密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斯密的“劳动分工受制于市场范围的大小”是静态的、直线的因果关系,而在杨格则把市场范围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了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及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的产品种类数,其思想核心是劳动分工、报酬递增与经济组

7、织结构演进之间的因果关系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面,而市场容量与分工又是同一钱币的两面,并以生产的迂回程度来表示分工的程度,生产迂回程度高是以分工程度高为基础的,能产生巨大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市场范围与分工程度相互影响——杨格定理2.2引入交易费用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交易费用与效率假定存在分工——相互构成供给与需求分工越深化—市场范围(交易空间)越大—交易费用越高一个命题:分工的不完全性单位成本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分工水平0总成本分工的结果即是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好处:发挥比较优势(各尽其能)技能积累(熟练)知识积累与

8、创新(报酬递增)迂回生产与资本积累迂回化经济效果包括三类:一是下游产品的全要素生产力随着投入下游产品的上游产品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如粮食产量可能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二是下游产品的全要素生产力随着投入下游产品的上游产品的种类数增加而增加,如生产粮食,同时投入化肥和农药,要比只投入化肥时的产量高;三是最终产品的全要素生产力随着迂回生产链的链条个数增加而增加(此类可理解为专业多样化的发展)三、分工为什么导致交易费用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