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的通性》PPT课件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

ID:39425653

大小:1.08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7-03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_第1页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_第2页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_第3页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_第4页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卤素的通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1卤素的通性§12-2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12-3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第十二章卤素9/9/20211内容提要: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用途和性质的递变规律,卤素的氧化还原性。本章要求:1.熟悉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除了掌握共性外,还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2.熟悉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规律。3.熟练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9/9/202121A0HⅡAⅢAⅣAⅤAⅥAⅦAHeLiBeBCNOFNeNaMg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AISiPSCIArKCaScTiVCrMn

2、FeCoNiCuZnGaGeAsSeBrKrRbSrYZrNbMoTcRuRhPdAgCdInSnSbTeIXeCsBaLa-LuHfTaWReOsIrPtAuHgTIPbBiPoAtRnFrRaAc-LrRfDbSgBhHsMtUunUuuUub114116118镧系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锕系AcThPaUNpPuAmCmBkCfEsFmMdNoLr9/9/20213卤素(X)FCIBrI原子序数9173553价电子层结构2s22p53s23p54s24p55s25p5主要氧化数-1;0-1;0;+1;+3;+5;+7共价、X-1

3、半径逐渐增大电子亲和能322348.7324.5295第一电离能1681125111401008电负性3.983.162.962.66§12-1卤素的通性9/9/20214共价半径X-半径9/9/20215解释:1.半径与性质共价半径:同周期X最小,得电子能力最强,同族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降低。X-半径:同族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增强。9/9/202162.电子亲合能?EF

4、9/9/202173.CI、Br、I的第一电离能比H(E=1312kJ·mol-1)低,为何有H+存在却没有X+生成?解释:H+体积小,在水溶液中生成水合离子时可以释放出较多的热量,因而H所需的电离能可以从这些能量中得到补偿。而X+体积较大,在生成水合离子时释放的热量较小。因此,相比之下,卤素原子失去电子成为+1价的离子只有碘的可能性大些。因电负性小,原子半径大。9/9/20218一、卤素的成键特征二、卤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三、卤素单质*四、卤化氢和氢卤酸五、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六、卤素的氧化物*七、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八、拟卤素和拟卤化物§12-2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9/9/

5、202191、X-XCI2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2、X(-1)NaX离子键HX极性共价键[CuX4]2-配位键3、F(0,-1);CI、Br、I(-1,0,+1,+3,+5,+7)卤素含氧化合物HCIO,HCIO3,HCIO4卤素互化物ICI,IF5,IF7一、卤素的成键特征9/9/202110X2活泼,自然界无游离单质,主要是稳定的卤化物。F:多以难溶物存在.CaF2,Na3AIF6,Ca5F(PO4)3,另外骨骼、牙齿、毛发、鳞、羽毛等中均有F。CI:Br:主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海水中,多为Li、Na、Mg盐,另也存于一些盐湖、盐井中。I:海水中含量少,海带、海藻等

6、水藻类能选择性吸收和聚集碘。含碘盐:KIO3二、自然界的分布9/9/202111补:Na+、K+、Mg2+是产生咸味的主要阳离子,阴离子则影响咸味强弱,CI为主。NaCI纯咸味,KCI、MgCI2、MgSO4苦味依次增强。三、卤素单质1.X2的物理性质2.X2的化学性质3.X2的制备和用途9/9/202112卤素单质(X2)F2CI2Br2I2颜色、聚集状态浅黄气体黄绿气体棕红液体紫黑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水中溶解性分解水微溶于水X2离解能155240190149ψ°(X2/X-1)(v)2.871.361.070.54X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X-1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气味、毒性

7、强刺激性气味,有毒,毒性依次减弱卤素单质的通性9/9/202113单质的熔沸点1、物理性质9/9/202114①物理性质变化规律解释X2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F2→I2依次升高。聚集态F2(g)→CI(g)→Br2(l)→I2(g)Br2:非金属中的唯一液体I2:固体易升华,紫黑→粉红9/9/202115②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物质的颜色通常是由于物质对可见光中某种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如左图所示,对角线上的两种颜色为互补色。若各种波长的光全被吸收,则物质呈黑色;若全被反射,物质呈白色或无色;若部分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