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ID:39431718

大小:287.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03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_第1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_第2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_第3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_第4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讲教学策略的 选择与运用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吴忠良hnwuzl@163.com内容提要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二、概念获得教学策略三、概念形成教学策略四、班杜拉的行为规范观察学习策略五、支架式教学策略六、抛锚式教学策略七、启发式教学策略八、自我反馈教学策略九、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教学策略十、协作式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根据教学策略所处理对象的不同,把教学策略分为两类:1.教学内容处理的策略,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2.教学活动中的策略,通常是指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选

2、择教学媒体所用的策略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基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AdvanceOrganizer)先行组织概念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续)组织信息的学科结构:每一门学术科目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

3、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map)”。组织信息的认知结构:人的大脑也具有与上述学科的概念结构相类似的信息储存系统,也是一个按照层次组织的概念体系(即通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它为信息和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固着点(anchors)”,并成为这些信息和概念的储存库。先行组织者旨在帮助学习者形成这样的“固着点”,便于形成概念的良好结构,便于对知识和观念的有意义同化。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阐明本课的目的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正在阐明的属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

4、和材料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保持注意;呈示材料;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提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续)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条件: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学习材料

5、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需要预先准备的先行组织者。二、概念获得教学策略概念获得教学策略分为:(一)接受策略(二)选择策略(三)原始材料的应用策略(一)概念获得的接受策略教师主要通过自己或学生提出的、带有标志的或不带有标志的正反例证,组织学生的概念获得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等思维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可能在教师的支持下参与教学过程,在获得概念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思维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动机。概念获得的接受策略的基本步骤(1)例证的呈现与概念的确认教师呈现带有“是”或“否”标志的例证;学生对正反例证的属性进行分析比较;学生提出并

6、验证有关概念的假设;学生根据概念的基本属性阐述概念的定义。(2)有关假设的验证教师补充未加标志的例证;学生对未加标志的例证进行“是”与“否”的区分;学生补充或删除假设;命名概念并重述定义;学生提出正反例证。(3)思维策略的分析学生描述教学进程中的思维过程;学生讨论正反例证、假设以及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区分在概念获得中的作用学生以多种方式表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概念获得接受策略的变式之一概念:自然资源步骤1:教师呈现第一套例证。树——是;纸张——否;动物——是;汽油——否。步骤2:学生生成假设。具有生命的东西;十分丰盛的东西;人可以在工作中使用的东西;是以“s”

7、结尾的东西;是可以触及的东西。步骤3:教师呈现第二套例证。阳光——是;电能——否;石灰石——是;汽车——否。步骤4:学生补充或删除假设。具有生命的东西;十分丰盛的东西;人可以在工作中使用的东西;是以“s”结尾的东西;是可以触及的东西。步骤5:教师呈现第三套例证。原油——是;煤油——否;河流——是;纸袋——否。步骤6:学生对假设进行精制,直到完全排除不正确或无效的假设为止。步骤7:学生识别出概念的基本属性,给出概念的名称与定义。步骤8:学生给出自己的例证,重述概念的定义。概念获得接受策略变式之二概念:自然资源步骤1:教师呈现第一对正反例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