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

ID:39433385

大小:3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3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_第1页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_第2页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_第3页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_第4页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只比别人想得远一点作文600篇一:哲理材料作文“站得高,看得远”导写哲理材料作文“站得高,看得远”导写[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确实,在楼上比楼下看得远。看来,要看得最远,只有站到珠穆朗玛峰上了。如果身体不是足够强健,就只好望珠峰兴叹了。夜间骤然抬头,不觉诧异:站在平地,竟也能看到万里之外的月亮、星星。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构思方略]从审题立意角度看,既可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也可各有侧重,选取材料中的任意一点,深入展开论述,只要观点明

2、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指的是站在高处能看到地面上远处的东西,而站在平地上仰望,能看到十分遥远的星空。那么,立意的角度至少有以下几点:①换个角度。②空气清新才能看得远,心无杂念才能见得真。③廓清眼中的障碍,心中的阴霾。④体验真理。⑤看得远近与站得高低未必有联系。⑥看得远不一定要身处高位。⑦格言警句也会有局限性。[审题误区]批判“站得高,看得远”;强调“望远必须登高”;批判“传统束缚思维”。[拟题]记叙类文章的题目应突出事件、意义。议论类文章题目应突出思想、观点。文章题目是阅卷老师与考生交流的第一视点,内容要明确;形式要生

3、动而有文采;字数不超过8个,慎用点号;语法上,议论文要使用表明判断的主谓短语或动词性短语,诗文格言等,忌用独词做标题;文体特征要明显(本材料最适合写议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有“让阅卷者一眼看到底的感觉”。参考题目:登高望远,仰高视广志当存高远心随朗月高,志与天下宽变换角度,别有洞天眼界无穷天地宽仰望生活慧眼可观万里景俯仰之间彰显智慧让昂扬成为生命的状态[布局谋篇]这则作文材料,立意角度较多而且较为明显,适合写成议论、记叙等多种文体,再加之学生对于“心态和志向”这个话题也很熟悉,因而,写时容易入手,但是要真正写出好的考场作文来并非易事,需要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或题目更

4、新颖,或材料更新鲜,或情节更生动,或论述更严密,或构思更巧妙,或语言更精彩??唯有在作文中突出自己的特点,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议论类文章可从材料的引述开篇,展示观点思想。然后联系实际,分析议论,分析要深入、深刻,不可浮皮潦草,蜻蜒点水。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切忌罗列论据,堆砌事实。“论点十论据”的文章一般会划入三类。论据要典型、新颖、富有说服力。在整体布局上,记叙文要有明确的记叙顺序,如情节发展、地点变换、人物形象等;议论文要讲求逻辑,如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为了突出主旨,要经常回归材料,处处点题。[精彩开篇事例]示例一:引用名言诗文法1.“古之成大事者

5、,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大文豪苏轼掷地有声地道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有“麒麟坠地思千里”的情怀。“志当存高远”古今亦然。2.古语有云:“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可见高远之志,不仅会引领你成就生命的高度,也会增加你生命的厚度。示例二:引用故事法有这样一位老婆婆,常为儿子们的生意愁眉不展:晴天担心卖伞儿子的生意,雨天忧虑卖扇子儿子的生意。有人劝她换个角度去想:天气好的时候,卖扇子儿子的生意兴隆;下雨天,卖伞儿子的生意就好了。从此之后,老婆婆总是心情愉悦。换个角度,会有别样的收获。示例三:引述材料法1.只要肯抬头,不须登

6、上珠峰也能看到万里之外的月亮和星星;如若心中有丘壑,即使身份低微,也可演绎精彩人生。志存高远,成就非凡。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不!只要有仰望的心,即使身处困境抑或陷于囹圄,也能看到璀璨的星空。、示例四:对比开头法如果没有“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自信,没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抱负,即使身处珠峰,阔大壮美的景色也会模糊一片;如果怀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怀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情怀,即使身处谷底也可与万里苍穹对话。[学生佳作]变换角度,彰显智慧同样是站在平地上,但有时看得近,有时看得远,差异就蕴藏在这一俯一仰之间。思考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

7、方法也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常常有天壤之别。变换角度,彰显的是智慧,是一种柳暗花明的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变换角度,你会有不同的结论。三国时期,逐鹿中原的群雄中,对曹操的评价历来不一。他聪明不如汉献帝,武艺不如吕布,谋略不如孔明,机巧不如庞统。然而他以“我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的胸襟,凭借超凡的政治智慧,在分崩离析的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演绎了动乱时期成就伟业的风采。换个角度看曹操,他还是那个阴险狡诈的白脸形象吗?“奸贼”的称号还能“盖棺定论”吗?变换角度,能让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分

8、别从事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