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

ID:3943511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3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_第1页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_第2页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_第3页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案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案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一:中国近、现代史分期及政权沿革晚清政府(1840—1912年)中国近代史南京临时政府(1912.1—4月,南京)1840—1949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72.4—1928年,北京)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1946—1949年,南京)重庆国民政府(1937—1946年,重庆)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北京)二:阶段特征世界: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更多的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国

2、家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本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约25年。具体包括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必修二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必修三第21课《西学东渐》部分内容。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初期阶段,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反映在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方面。1、政治上:(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中国政局发生变化:两次鸦片

3、战争,列强开始控制清政府;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总理衙门、总税务司等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形成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的第一次高潮。2、经济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3、对外关系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自守政策破产。4、思想上:鸦片战争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

4、方学习的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但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师夷长技”。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三、主干知识整合(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对华的军事侵略:两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抢占中国市场,蓄意发动战争原因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目的时间目的概况:虎门硝烟影响①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意义过程原因结果:清政府战败标志: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及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本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原因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突出事件: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1858年6月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参与者:英法美俄《北京条约》:1860年10月性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影响激起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引发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了洋务派的洋务运动2、列强对华的政治侵略: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①1842年中英《南

6、京条约》及其附件:割占中国香港岛,并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破坏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九龙司地方一区。3、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中国关税主权,向中国大肆倾销商品等,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①中英《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名称、布局及特点)②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失去了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③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

7、济开始解体(表现),并大肆从中国掠夺原料(表现及影响),使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引发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攫取在通商口岸传教,建立教堂及教会学校等,宣传西方的殖民思想等。(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1、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864年6月)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原因重要原因:列强对华侵略与掠夺,加重农民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

8、堪起义时间、地点、进军路线1851年1月,金田起义第一阶段(1851.1—1856.9)1853—1856,定都天京,并达到顶峰经过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性质)转折:1856年,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