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

ID:39436018

大小:3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3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_第1页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_第2页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_第3页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_第4页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课文将相和教案篇一:《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课)[1]小课题展示课《将相和》说课教案反思评课材料庆阳湖乡小学李永珍2014年4月文本解读:《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本篇课文主要有三个小故事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相互独立又存在这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完璧归赵,蔺相如做了上大夫,才有了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的表现,才有了他上卿的地位,正是这官职的提升,才招来廉颇的不服气,最终又成就了负荆请罪。这

2、三个小故事构成了“将相和”的大故事。故事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不畏强暴,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关键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与廉颇发生矛盾时,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也体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教学分析: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重点对第一个小故事进行展开学习。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解决字词,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故事的深入解读,使学生深入角色,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

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4、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2、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展示二故事导入,预习检测1、讲述和氏璧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鉴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专家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奉献给

4、武王。武王也让鉴定专家来鉴别,结果也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像你这样痛哭的,你怎么哭的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于是,文王派人对这块玉进行加工,果然琢磨成一块宝玉,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夜能发光,冬能取暖,价值连城。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出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指导字音字形。随机展示图片“

5、鼓瑟”“击缶”。(检测预习效果)4、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能不能自己概括出小标题(检测预习效果)5、解读课题将是谁?相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三新知(一)深入阅读,感知人物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1、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他头上了,说说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又是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那蔺相如是不

6、是只靠一张嘴就会耍嘴皮子呢,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学?(找到蔺相如说的话)2.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一段话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玉是一块宝玉,从文中哪能看出来?十五座城也不是个小数目,换了行不行?不换,又会怎么样?学生思考回答最后只得派蔺相如前去,读出拿着宝玉,肩负重任去时说的话。(学生读)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蔺相如,你怎么读?老师做赵王看看能不能让你去。此时你临危

7、受命,搞不好宝玉失去,人头落地,使命重大呀)3.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二段话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拿到宝玉,他可能说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秦王,你又会怎么说?会想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篇二:《将相和》教学案例《将相和》教学案例《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

8、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