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

ID:39436291

大小:3.60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03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_第1页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_第2页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_第3页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_第4页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 城市化与地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化与地域文化【最新考纲】1.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命题趋势】1.以城市化进程图或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2.以案例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城市化基本原理的理解及综合分析和应用。【高考导航】201329.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

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1、城市化的含义2、城市化的标志和最重要的指标?3、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导学29.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

3、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3)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问题导引】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何不

4、同?2.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考点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30%以下,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30%~70%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问题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或停滞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涨。出现逆城市化发达国家考点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9世纪晚期二战结束现在发达国家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开始起步发达

5、国家水平高,速度放慢;发展中国家水平较低,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步)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国家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高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发展中国家速度加快低46%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考点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误区点拨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1)“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

6、落后,这种类型在南美洲国家表现突出。(2)“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城市化不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逆城市化的原因?逆城市化的原因都是:①中心区人口过多、用地紧张、地价高、环境恶化;②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网等交通的发展③农村基层设施逐步完善(2010年天津河西调研)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3~4题。3.按城市发展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c-d-bB.a-d-b-cC.c-d-b-a

7、D.d-b-c-a4.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AC1.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及其整治措施【问题导引】城

8、市化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环境要素来源危害气候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密集的建筑群①改变太阳辐射强度使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②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水文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