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

ID:39439619

大小:3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3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1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2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3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4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5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6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7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8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9页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_第10页
资源描述:

《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民族气节的作文篇一:让腹有诗书成为一种民族气节时新作文素材图片及点评55.让腹有诗书成为一种民族气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卷珠帘》大红。歌词虽然简单,却颇有清婉明丽的古风气质,在歌手的浅吟低唱里,古汉语之美让我们竞相折腰。仔细思量,上一次完整的读一首古诗词,是什么时候?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忆的搜索引擎甚至会定格到高三——那个被戏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高峰时期。“离离原上草”“春眠不觉晓”等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启蒙的诗句,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稚拙的字迹、琅琅的吟诵声连同书墨飘香构成

2、了共同的民族记忆,对于古诗词,那种文化上的亲近感已经被刻在骨子里。所以开学伊始,部分地方学校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新闻引起了公众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直言,“‘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被去掉的不仅仅是几首古诗,还有共同的民族记忆。在当前的语境下,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在于古诗词的学与不学、多学还是少学,更攸关民族气质的培养。而这,不是多学习几首古诗词就能达到的。牙牙学语的稚子,鹦鹉学舌似的背诵几首唐诗,被家长诱哄着在客人面前表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此种画面里,丝毫不见古诗词之美,原本意蕴悠长的古诗词变得

3、一脸世俗模样。大多数家庭的古诗词教育止步于此,之后,就完全交给了学校,而应试的繁重枷锁又把古诗词固化成试卷上的上下句填空,最终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现状,减负只能减掉古诗词。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让腹有诗书成为一种民族气质,更需要形成一种全社会研读古诗文经典的氛围。把稚子背诵古诗的画面继续延展,开出一幅父子母女窗前读诵国学经典的画面,恢复古诗词原本轻容隽逸的气质。【热评】孩子诵读经典,是民族记忆的传承;而我们拿起书本,多阅读、多思考,体味古诗词韵律之美,不仅能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更会让当前的社会少一分

4、粗俗,多一分雅致;诗词之外,古人的人生智慧、审美观和思辨才能,也能锻炼我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增加人生的厚度,拓展生命的高度。【应用角度】传承经典、民族气质。篇二:有关爱国的作文3000字有关爱国的作文3000字有关爱国的作文3000字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荣辱学做人”。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代表们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字就是“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胡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5、,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提出后,引起了各界代表的广泛关注。十几天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热烈地谈论着这个话题。大家的共识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6、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我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它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却又内涵丰富。通俗地说,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是由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古人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所以,明是非、知荣辱、辩美丑,乃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准。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个

7、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因此,小至个人,大至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正确的荣辱观如此重要,我们就要理解其要义。以热爱祖国为荣。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世代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内忧外患,之所以今日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志士仁人不懈奋斗,甚至为国献身,在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不断传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对祖国

8、的忠、对民族的爱视为作人的根本与大节。那些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立下丰功伟绩的人都会名垂青史,为世代所崇敬和歌颂。热爱祖国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每个民族成员、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起码的公德和觉悟。具体说,就是每个民族成员从思想到言行,都要忠实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捍卫祖国的主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