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

ID:39439991

大小:3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3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_第1页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_第2页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_第3页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_第4页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实习报告--香港《大公报》实习单位:香港《大公报》实习时间:2015年1月14日~2月18日实习:在港闻版做实习记者,主要采访本地的政治、民生、教育、医疗等静态新闻,每天至少一篇稿,集采访、拍照、写稿于一身。实习前言:在一个微暖的冬日,我踏上了被喻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开始了我第一次的实习。经过五个星期的实战结束后,自己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同时尝到了的酸、甜、苦、辣。这次香港的实习,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笔财富。香港实习手记实习记者的酸甜苦辣:酸酸甜甜就是我这次在香港的实习,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接触媒体。来香港前,蔡老师就事先声明,在香港实习不像内地,香港的实习单位只会把

2、你当作真正的员工使用,内地实习生没有工资外,出了错也会挨批评,幸好自己在实习期间没有犯大错,偶尔的小错误有善良友好的同事帮忙改正。一月十六日下午两点,我和另一个同学徐璧玉到湾仔的大公报社报到,由采访主任郭金锋接待我们。我们分配到港闻版,主要负责本地的政治、民生、教育、医疗等静态新闻。郭生一见面就问我们是不是蒙青的师妹,原来去年暑假蒙青师兄曾在《大公报》实习过,因为表现出色,受到报社许多同事的称赞。呵呵,有出色的师兄帮我们打头阵,虽不能说发扬我们汕大新闻学院的优良作风这些激昂的话语,但我心里还是希望在这五个星期实习期间,自己能够采访更多新闻,写出更好的稿子,才能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在初步熟悉每天

3、的以及办公室的情况后,郭生马上分配任务给我,就是跟一个教育版的高级记者Jason参加一个有关香港教育改革的记者会。我们去到那里,已经有很多行家在等。记者除了嘴巴要会问问题,手要写好稿子外,同样也需要“忍功”,耐心等待,因为有些政府的闭门会议可能持续三四个小时,甚至一天,记者才能拿到材料,有时材料只是一句话。虽然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但我也想多认识行家,多个朋友,多些方便。Jason也介绍我给其他行家认识,有《信报》、《明报》、《东方日报》、《ChinaDaily》等等,我也趁机向他们拿名片请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报纸的行家会聚在一堆聊天,电视台的记者也是分一堆,或者八卦一下,或者透露一些

4、资料,也许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对新闻的要求不一样,因此行家自然会“人以群分”。在漫长等待的过程中,记者会的新闻官也会拿些点心给记者吃,告诉记者大概会议还有多久就结束。熬过两个多小时后,终于等到会议结束,当发言人出现时,一群记者蜂拥而上,抢着发问,让我真切感觉到会场如战场。采访完后,行家又会聚在一起“驳稿”,互相说出自己听到的信息,补上漏掉的,大家一起share信息。当时我很不明白,做记者不是为了拿到独家新闻的吗?我有人无最好,但后来轮到自己单独采访时才知道,share信息是很重要的,因为自己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完整的信息,但经行家“驳稿”后才会得到更多的资料;而且香港记者的工资都是固定的,并不以稿件

5、稿费多少来定,因此他们都很乐意交换信息。采访完后,Jason让我一个人写稿,写完后交给他修改。在学校觉得写八百字的稿子并不难,但真正写的时候却不知怎样下笔,因为这是要“出街”(印刷出版)的,要对读者负责。当我绞尽脑汁终于写出一篇才六百多字的稿子交给Jason时,他立刻指出其中的一些错误,例如导语要简明扼要,主体部分有些要有术语并要解释等等,其实和我们课堂说的倒金字塔写作是一样的,但真正实践起来不容易。等会议等到腿酸、脖子酸,第二天文章却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同学璧玉已经有了署名的稿子,自己心里还是酸酸的,唯有要求自己以后独立采访,独立写更好的稿子。因为自己初来乍到,对不太熟悉,所以开始的前三天

6、都是跟着其他记者学采访,知道如何与其他行家打好关系,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还要知道如何坐船,坐巴士,坐地铁。第三天晚上,采访主任给我一部数码相机,以后我就可以单独采访,拍照,写稿,心里自然兴奋不已。我第一个采访任务是有关医疗方面的新闻,一批市民到医管局抗议政府疑取消一个医院的急症服务。在香港,只要通过到警察局合法申请,就可以举行一些游行、抗议等活动,警察不会赶走抗议者的,但会在一旁维护秩序。这类新闻我在实习过程中经常碰到。一般来说,每单新闻报社只会派一个记者采访,那我就要集采访,拍照,写稿于一身了,但重大新闻报社就会派一个摄影记者跟随拍照。虽然在这短短五个星期中,大部分是自己单独采访,很累,但当

7、看到自己的名字登在报纸上,心里乐开花,累,也就一扫而光。实习的苦滋味以前自己选择新闻这个专业,是认为记者可以去很多地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能够认识八方的朋友,再说伟大一点,就是为民说话。但经过这次实习后,我才发觉做记者不容易,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难。我们每天的采访任务有1~2个,一般要提前10~20分钟到达采访的地点。去到会场后,就会有公关人员接待,记者需要写上自己的单位、姓名等,然后和公关交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