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图演示1

基础施工图演示1

ID:39461174

大小:6.6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3

基础施工图演示1_第1页
基础施工图演示1_第2页
基础施工图演示1_第3页
基础施工图演示1_第4页
基础施工图演示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图演示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施工图基础施工图的特点程序将基础施工图原来的各个模块整合在同一程序中,减少了用户逐一进出各个模块的操作。统一的图层绘图参数管理,方便用户修改参数。图纸空间模型空间根据用户的需要参数选择绘制基础平面图菜单绘制基础梁平法施工图菜单绘制基础详图入口绘制筏板施工图入口绘制桩位平面图入口绘制圈梁布置图入口参数化大样图入口绘图文件管理菜单基础施工图界面图纸空间与模型空间图纸空间:程序设置局部坐标绘图管理,同一图纸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坐标系,每个坐标系内按照用户控制的比例画图。打印时不用输入比例。拼接处理方便。模型空间:在绘图时对专业的内容采用1:1的比

2、例绘制,打印时需要正确输入每张图的比例。拼接后需套上新的局部坐标来管理。图层设置图层设置对话框中参数含义如下:(1)构件类型:表示当前图层对应的构件类型。(2)层号:施工图图程序对各施工图模块的图层层号进行统一管理,使得各施工图模块使用的层号不重复。(3)层名:如果要改成中文层名,需要手工修改层名格式。(4)颜色设置:绘图时,程序对各类构件采用隐含设置的颜色,并且程序隐含的这些构件的颜色是和基础建模输入的构件颜色相同,但是这里的修改对基础建模输入的颜色设置不起作用。(5)线型:对应线型设置对话框中的各线型,点击线型单元格可弹出线型设置对话框。(6

3、)线宽:双击线宽单元格可修改线宽值。绘管理参数界面线型设置“线型描述”中的正数表示落笔长度,负数表示起笔长度,0表示点。“线型说明”显示当前线型的示意图。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已有线型信息,也可以增加新线型。基础施工图绘图主要用到的线型序号为1实线(基础梁实线、墙、柱等)、2点划线(轴线标注)、3虚线(反梁虚线)。文字设置文字设置和尺寸设置。文字设置包含绘图所需的各标注文本宽高。尺寸标注包含标注轴线时所需的各尺寸设置。用户在绘图前宜先设置好各项内容。程序将根据最新的参数信息重新生成弹性地基梁的平法施工图,并根据参数修改重绘当前的基础平面图。基础施工图

4、参数修改程序进入后自动生成基础平面施工图标注尺寸菜单实现对所有基础构件的尺寸与位置进行标注标注构件菜单的功能是标注写出柱、梁、独基的编号和在墙上设置、标注预留洞口。标注轴线菜单作用是标注各类轴线(包括弧轴线)间距、总尺寸、轴线号等。基础平面图菜单标注尺寸菜单标注轴线菜单标注构件菜单基础平面图轴线输入基础平面图轴线输入演示标注构件演示标注尺寸演示基础梁平法施工图特点承接Jccad软件基础计算程序(梁元法、板元法)自动绘制基础梁平法施工图。多种基础梁钢筋编辑修改方式(连梁改筋、单梁改筋、原位改筋等)。根据裂缝参数自动选择钢筋。提供多个的参数修改基础梁

5、配筋结果。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绘制连续梁的立剖面图。连续梁的定义基础连续梁的生成与归并:自动将相同轴线上的连续梁段串成一根连续梁,根据计算结果对连续梁选筋。根据连续梁的配筋结果和几何信息进行命名。梁跨划分程序将柱、墙、基础梁作为连续梁的支座,对梁梁相交部分,程序不区分主次梁,互为支座处理。连续梁的性质判断与命名:连续梁采用类型前缀+序号的规则进行命名。基础施工图基础梁的归并规则:归并的过程为首先在几何条件相同的连续梁中进行自动配筋,将此实配钢筋作为比较基准。接着选择下一个几何条件相同的连续梁进行自动配筋,如果此实配钢筋与基准实配钢筋基本相同,则将两

6、根梁归并为一组。基础梁箍筋选取规则梁宽大于800时,肢数6,梁宽小于等于800大于等于时350时,肢数4,梁宽小于350,肢数取2,箍筋直径由箍筋的计算面积,根据估计肢数和梁宽自动计算,最小箍筋直径取8mm,当梁高大于1300mm,箍筋直径最小取10mm。基础梁腰筋钢筋选取规则腰筋的选择方法可以遵循混凝土规范10.2.16条的规定进行构造配筋(hw≥450mm,基础梁配置构造腰筋。构造腰筋根数由最大间距200mm确定,直径由配筋面积满足0.1%的单边配筋率确定,同时保证满足最小腰筋直径的要求。程序中对基础梁取最小腰筋直径取12mm。)也可以根据计

7、算的抗扭钢筋面积来进行配筋(当用户选择“抗扭纵筋加到腰筋上”时,程序验算当前的腰筋面积是否大于抗扭纵筋面积,如果当前的腰筋面积小于抗扭纵筋面积,程序根据抗扭纵筋面积重新进行腰筋的选筋计算。当程序中腰筋的直径大于25时,程序将不再增大腰筋钢筋直径,而是增加腰筋根数。)基础梁附加箍筋选取规则混凝土规范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因此在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上配置附加钢筋来承担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要配置次梁吊筋,首先应该确定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力。由于基础施工图中没有次梁的概念,因此,采用的荷载为梁侧

8、的剪力值来验算是否需要配置附加箍筋。程序中取实配的箍筋来验算是否需要配置附加箍筋,程序先根据s长度确定附加箍筋的配置范围,程序中附加箍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