璁烘枃鎽樿

璁烘枃鎽樿

ID:39461400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3

璁烘枃鎽樿_第1页
璁烘枃鎽樿_第2页
璁烘枃鎽樿_第3页
璁烘枃鎽樿_第4页
璁烘枃鎽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璁烘枃鎽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装┊┊┊┊┊订┊┊┊┊┊线┊┊┊┊┊┊┊┊┊┊┊┊┊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论文摘要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关键词:习语、直译、意译共页第10页┊┊┊┊┊┊┊┊┊┊┊┊┊装┊┊┊┊┊订┊┊┊┊┊线┊┊┊┊┊┊┊┊┊┊┊┊┊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目录1、英汉习语中所反应的文化差异……………………………………11.1生存环境的差异…………………………………………………11.2

2、习俗差异………………………………………………………21.3宗教信仰方面…………………………………………………21.4历史典故………………………………………………………22、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22.1直译………………………………………………………………32.2意译………………………………………………………………32.3命名译文…………………………………………………………42.4其他………………………………………………………………43.总结…………………………………………………………………4致谢………………………………………………………………………5

3、参考文献…………………………………………………………………5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共页第10页┊┊┊┊┊┊┊┊┊┊┊┊┊装┊┊┊┊┊订┊┊┊┊┊线┊┊┊┊┊┊┊┊┊┊┊┊┊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

4、译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ion)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

5、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1、英汉习语中所反应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

6、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做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共页第10页┊┊┊┊┊┊┊┊┊┊┊┊┊装┊┊┊┊┊订┊┊┊┊┊线┊┊┊┊┊┊┊┊┊┊┊┊┊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应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

7、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