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

ID:39472498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4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_第1页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_第2页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_第3页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_第4页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的确定河北省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筹建管理处(石家庄市050021)【内容摘要】: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是近年来沥青路面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加入纤维后,使得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与水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与改善。同时,由于纤维的加入,原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会有所增加,本文从比表面积的角度进行分析,定量的计算出矿料与纤维的总表面积,从而计算出纤维面积对矿料总表面积的影响,为确定加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提供依据。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纤维 比表面积 沥青用量1.0 概述现代交通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国外几十年与国内十几年的高等级公路

2、建设实践,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突出的工程问题是路面的使用寿命不足与路面的早期损坏。目前,在改善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研究方向与技术应用:一方面是改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结构、多碎石(SAC)结构、大粒径沥青混凝土(LSAM)等;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沥青性能品质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增强抵抗变形能力,如SBS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等。近年来,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加筋材料以改善其整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应用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博尼维(Boni

3、Fibers)纤维对沥青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2.0 博尼维(BoniFibers)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博尼维是1970年由美国DuPont(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BoniMartinez研制开发的,这种纤维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由KAPEJO公司拥有该项专利。BoniFibers于1998年引进中国,首次在新疆高速公路、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应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份的省道、国道项目也进行了应用。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如下:直径:0.02mm±0.0025mm长度:6.35mm±1.58mm比重:1.36±0.04颜色:自然色(白色)熔点温度:大于249

4、℃燃点温度:大于556℃抗拉强度:517MPa±26Mpa断裂延伸度:33%±9%根据道路交通量的轻重,厂家推荐的掺加量分别为2.5、5.0、7.5磅/吨沥青混合料。3.0 博尼维纤维的作用当纤维加入到沥青混凝土中,纤维与周围基体(沥青以及沥青胶浆)、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根据各种理论分析的结果,纤维不但对沥青具有改性的效果,同时还会显著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韧性与破坏过程,即具有改性、加筋与桥联作用,显著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与抗低温裂缝能力,延缓疲劳寿命。4.0 博尼维纤维对沥青用量的影响沥青混合料加入纤维后,沥青用量会有所增加,但究竟应

5、增加多少目前尚未见有人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以AC-16(I)级配为例,从表面积理论进行探讨。4.1比表面积的概念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的表面积大小。当矿料为立方体时,则边长L的石料表面积为6L2,体积为L3,质量M=ρL3,则比表面积为:6L2/(ρL3)=6/(ρL)               假定矿料为球体时,比表面积为6/(ρD),D为球体直径,ρ为矿料的粒径。4.2矿料的总表面积计算4.2.1矿料的级配与密度以AC-16(I)级配为例进行计算。级配与密度指标见表4.1与表4.2。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表                 表4.1混合料

6、级配类型及中值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矿料重量百分率(%)191613.29.54.752.36AC-16(I)10095-10075-9058-7842-6332-50中 值10097.582.56852.541筛余M 2.515.014.515.511.5混合料级配类型及中值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矿料重量百分率(%)1.180.60.30.150.075<0.075AC-16(I)23-3716-2811-217-154-8 中 值302216116 筛余M11.08.06.05.05.06.0粗、细集料、矿粉密度表(g/cm3)  表4.2>4.

7、75mm4.75mm~0.075mm矿粉2.6972.6982.7204.2.2矿料表面积计算假定矿料为立方体,矿料总质量为100g,筛余为M(g),平均尺寸为L(cm),密度为ρ(g/cm3),则面积S=6M/(ρL)。如果密度ρ相同,矿料尺寸及筛余分多级,则上式可化S=(6/ρ)*(ΣM/L)因而粗集料(>4.75mm)表面积Sc=6/2.697*(2.5/1.75+15.0/1.46+14.5/1.135+15.5/0.7125)=108.85cm2。细集料(0.075~4.75mm)表面积Sf=6/2.698*(11.5/0.3555+11.0/0.

8、177+8.0/0.089+6.0/0.04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