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

ID:39473553

大小:1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4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_第1页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_第2页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_第3页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度:后牌照时代中国支付行业发展分析2011-11-2810:58  从2005年开始关注和热议支付牌照,到2011年央行开始发放支付牌照,行业经历了充满恐惧与期待的6年,也获得了野蛮生长与创新成长的6年。第三方支付服务通过向横向综合与纵向深入不断发展,已覆盖B2B、B2C、C2C、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网络融资、公共事业缴费等诸多领域,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易观国际的《中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艾瑞的《200

2、9-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以及《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文章,都对支付行业进行了多维专业分析。本文在这些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后牌照时代支付行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支付行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政策支持、信息化应用、消费使用环境分析。  1、第三方支付日益成为商业与社会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撑的交易总额与在全社会支付体系所占份额都在不断提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表1:第三方支付在社会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数据来源:《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 2、第三方支付从寻求银行的支持与合作中,通过持续的创新与服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企业客户与个人用户,逐渐发展成为银行主动寻求合作的基础支付和中间业务领域的竞合关系。  表2: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客户数量  数据来源:《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第三方支付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环境依然趋好,银行卡用户、网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使用和消费趋于成熟。  首先,中国将通过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继续保持GDP的持续增长。按照《经济学人》预测,未来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8.2%,这意味着电子商务总体规模还

4、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放大。    图1:2005-2010中国GDP与第三方支付增长分析  其次,中国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迫使更多商家考虑通过电子商务低成本发展业务,也促使大量中低收入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多物美价廉的消费,客观上推动了网购与支付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考虑了教育、医疗、住房三个数据在消费结构中的实质比重对官方CPI指数进行了修正,初步判断过去几年的真实通货膨胀率在10.8%左右,而且未来几年还会持续。    图2:中国CPI增长对平均工资增长的推动分析  第三,全国移动互联网带宽将继续提升,24亿多张银行卡的

5、消费渗透率超过35%,支付注册用户规模达也达到了8.6亿。随着支付规模的增长及行业应用的扩大,支付使用频次和ARPU也得以快速提升。    图3:支付注册用户增长与领域分布分析  数据来源:易观国际、艾瑞咨询  二、后牌照时代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策略分析  全国性支付和区域性支付公司数量超过300多家,但真正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都具有下述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自身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和用户(自营),择机切入为其他商户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第二,坚持围绕账户支付创新服务。正是由于这两个策略的匹配使用,才使得支付业务依托于银行但不依

6、赖于银行,发展了自身业务并吸引了银行更大力度的支持。后支付牌照时代,第三方支付发展的主体策略如下:  1、“账户”:将以账户为基础的信用担保支付从面向个人交易向面向企业交易发挥到极致。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信用担保支付机制巧妙地约束了交易双方的行为,平衡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大大提高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随着交易记录的不断积累以及信用评估机制持续完善,逐渐过渡到面向B2B提供支付服务和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增值服务。从而,将支付业务从过去的技术平台服务、交易结算服务,逐步拓展到短期金融增值服务。这个方向走的越深入,客户的粘性就越高,对

7、银行金融业务的理解力就越深刻,整体竞争力就越强。  2、“创新”:将支付创新与差异化服务作为新行业、新应用突破口并带动商业模式的升级。第三方支付服务应继续发挥发挥资金归集、分账结算、银行卡收单、代收代付、国际结算、交易监控、数据支持等多个业务层级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在向航空、旅游、彩票、网游、基金、保险、物流等高频度和大额度交易领域继续深入的同时,向传统领域如大型商场卖场、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教育培训市场、医院收费消费、交通罚款、五险一金等市场迈进。  3、“银行”:将与银行的合作作为支付业务发展的长期战略与

8、生命线。银行过去在支持第三方支付交易双方实现资金实质性转移的过程中,推动了自身结算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时意识到第三方支付已经业务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银行服务领域,构成了业务与客户争夺的威胁。这是因为:按照法律规定第三方支付尽管不能拥有实体银行账户并提供存贷汇服务,但其虚拟账户的储值支付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