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属性》PPT课件

《安全属性》PPT课件

ID:39476052

大小:225.2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04

《安全属性》PPT课件_第1页
《安全属性》PPT课件_第2页
《安全属性》PPT课件_第3页
《安全属性》PPT课件_第4页
《安全属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属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学原理主讲刘爱华第二章安全属性本章学习目标(1)理解人的属性与安全属性的相关性,理解安全的本质,掌握如何进行安全本质的分析;(2)理解安全的自然属性;(3)理解如何分析安全的社会属性,并着重掌握以人为本的安全的社会属性及社会安全;(4)了解安全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的耦合关系及其规律;第一节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属性的相关性一、人的属性(1)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域社会属性的统一;(2)人的属性是个性与群体性的统一;(3)人的属性是自觉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二、安全的本质(1)安全的本质是人们通过思维而确立的一个概念或理念;(2)目前安全概

2、念的诠释存在问题:缺乏科学严密性;内涵不全;(3)安全的动态特征:安全所描述的状态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安全的动态特征还体现在安全所描述的不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特征,还可以作为对事故——安全过程的一种表征。二、安全的本质(4)安全的表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是一种特定的技术状态;是人们的一种理念;安全本质主要在于人的安全(人的安全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其在现实上时一切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总和。三、对安全本质的分析(1)安全概念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安全这一概念,是通过对现实生活

3、中种种具体的事物安全加以抽象和概括,经过理性思维来界定和定义的,反过来针对具体事物的经验安全与抽象事物的安全概念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理性思维产生的概念来源于经验常识,且高于经验常说并指导经验常识。(2)安全概念是物质的;安全概念建立的首要条件是安全条件的客观存在,包括安全的设备设施、安全的产品、安全的环境以及安全的氛围。三、对安全本质的分析(3)安全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确认某一系统是否是安全时,主要是根据系统内的因系来判断其安全的程度。同样,我们对某类物质的危险性进行认定时,也是要根据物质的理化特性来评定,这种内在的安全是本质的。但某些内在安全的事物通

4、过一定的条件也可转化为外在的不安全,或外在的危险。(4)人、物安全的统一性;由人的内在安全而表现出的对物的外在安全性,从而产生对物的安全效果。物的内在安全性也是通过物的外在安全性表现出的对人的安全效果。三、对安全本质的分析(5)安全是状态与过程的统一;安全可能表述的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一种趋势。安全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间处于该状态下,人的身心不会受到伤害。它表示的是静态的安全。安全过程或趋势,则是指按时间序列组合起来的安全状态或若干具有一定安全度的安全状态按时间顺序发展,安全度越来越高的趋势的一种集合第2节安全的自然属性安全自然属性的两个方面:一、安全

5、是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这是由人的生命、生活的欲望决定了的自我保存机能,这是先天的,是安全存在的主动因素;二、安全是人类对天灾、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等自然规律的无奈,使得人们不得不把生命安全经常提到议事日程。第2节安全的自然属性一、安全的天性与安全的伴生性安全的天性是说安全是天生的,它与安全的物质性是密不可分的。伴生性就是安全与物质同生同在,脱离物质,安全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安全的伴生性并不是安全可有可无的。其理由是失去安全的物质或物种也就失去了物质本身。二、安全的自然规律以物质为基础的安全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安全态同自然系统的稳定态一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种安全

6、态变化或进化为另一种安全态,也要通过突变越过势垒而进入另一种安全态。三、安全的自然属性的嬗变1、安全自然属性的社会文化因素;由于安全是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内涵,而人的自然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打上了社会烙印。所以安全的自然属性也必然会体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2、安全自然属性并非是安全目标的绝对化。第3节安全的社会属性一、人的社会属性1.人的本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或者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价值;作为主体: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

7、重与满足;作为客体: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以人为本的安全的社会属性1、安全的生产力属性;安全问题,是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中始终存在的突出矛盾或主要矛盾。安全与生产力的关系表明生产力与安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稳定的本质联系,即存在着生产力运动的安全规律。这种规律与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紧密联系,与生产力的技术属性和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越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越高。生产工具越先进,生产规模越大,生产力结构中安全的重要度越高。二、以人为本的安全的社会属性2、安全是生产力利益关系的平衡点;安全的实现受到利益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安

8、全也成为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的因素。安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