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

ID:39476492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_第1页
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_第2页
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公认的中国进入近代的标志,中国也正式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战乱期。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发展情况,我根据资料,依照时间顺序将把中国的城市发展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1840—1894(2)1895—1949(3)1950—1957(4)1958—1976(5)1977—1991(6)1992—现在本文将按照以上划分浅谈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发展。一、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情况简述下面将按照以上划分进行分析。(一)1840—1894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逐渐洞开,列强纷纷开始进入中国,靠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借此使列

2、强的商品和贸易进入中国,直接造成了一些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到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城市已有34个。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生产技术。清政府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厂。同时洋务派也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工厂、企业的建立,也造成一批近代工业城市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同时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港口码头城市、矿业城市。但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宣布破产,虽然如此,洋务运动仍然直接影响到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发展。(二)1895—1949年从1895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一直到1949年中华

3、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中,仅国统区的城市在此期间有一定的发展。有相关资料表明从1840—1949年的100多年间,全国总人口从4.19亿增至5.41亿,共增加1.22亿。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至1949年城市人口增至5766万,城市化率达到10.6%。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1949年国城市化率为10.6%,低于世界28.8%的平均水平。(三)1950—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1953到1957,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借鉴了斯大林模式,旨在实现从遗留下来的混合经济向充分释放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

4、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启动了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吸引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使一批新的工业城市建立起来。根据相关资料,从1949—1957年,中国的城市数量由136个增长到178个,城市化率由10.6%提高到15.39%,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7.06%。这一阶段的发展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也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出现太突出的矛盾。但由于平均每年新增400万适龄劳动者,五年计划并不能完全吸纳他们。计划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完成,至少是没有以计划的速度完成。中国农村人口增长迅速,但农业产量并没有以相应的速度增长,这导致了食物短缺的情况。(四)1958—1976年这期间的两个错误运动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严重受

5、挫。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所以,在此期间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和超高速的城市化现象,这使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到1960年,城市化水平提高达到19.8%。但由于前期冒进的发展,矛盾开始逐渐显露。从1961年开始,国家被迫采取大力压减城镇人口的数量,动员部分职工和家属回乡务农,把已经进入城市的人口疏散回农村,压缩了城市人口2

6、600万,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回落到1957年以前的水平。而从1966年开始,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1968年底《人民日报》转发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形成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66、67、68三届毕业生下乡,当年下乡的人数达到260万。整个“文革”期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文革”十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缓慢,城市化水平仅仅提高0.06个百分点,始终在17.5%的低水平徘徊。(五)197

7、7—1992年文革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恢复期,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至1980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加到一亿九千一百四十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4%。到1984年,城镇人口增加到三亿零一百九十一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01%。1984年,中央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己进城务工落户,民政部也放宽了城镇的标准,城镇数量激增。(六)1992—现在从1992年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