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ID:39477144

大小:20.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4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编者按:技术始终都是不可忽视的革新力量,微课与翻转课堂正是教育领域的一种革新力量。微课是一种微型教学视频,以“主题明确、视频承载、网络传播”为主要特点,具有资源性、系统性、开放性和传播性。翻转课堂则是调换传统教学中的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的顺序,通过视频、活动学习进行混合教学,使学生进行自主、个性、探究学习,真正回归“学为中心”的教育原点。  2016年3月,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召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小学对话课堂实践与策略的研究”经验推广会。  主持人(冯桂敏): 

2、 深度学习,这个国际教育新概念经学校的教师聚焦后,正在不断地发酵。让人欣喜的是这个话题不是越谈越深奥,而是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学校教师的全新学习场,越来越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对话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下面我们的几位教师代表仅就深度学习、研修、实践过程中的微思考做一次微研讨,与大家进行微分享,首先观看一段微课视频。  孙琰艳:  刚刚大家看到的这节微课就是由我来录制的。迈入微课时代,翻转课堂的教学曾令我一度迷茫困惑,一堂常规教学40分钟的内容,要缩减到5、6分钟的微课里,

3、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环节科学取舍、教学内容合理精简,也就是微课教学要直指教学的重难点,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对我这个拥有近20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就拿“乘法分配律”这节微课来说,我的教学原本仅停留在浅显而基础的乘法分配律的定律内容及符号表示形式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是模仿,没有理解的机械记忆,可想而知做起题来一定会漏洞百出的,也就不能有效达成微课教学的预设目标了,这样的微课就如无本之木,没有活力,毫无意义。经过反复研读教材,我最终设计了利用情境得出的2个不同的式子“为什么结果会相等”的问题。用问题

4、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乘法的意义,深入透彻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课后练习,达到后续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教学目标。经历了这样的一次次录制微课、一次次修改调整教学环节,真的让我爱上了微课教学。因为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教学经历,还是一段深度解读教材的过程,更是精准定位教学重点环节的能力提升。这样的研磨过程,使学生知识收获更丰硕,使教师专业能力得以提升。  房丽娜:  听了孙老师录制微课的过程,我也想谈谈我录制微课的感受。我在一学期中,共录制了5节微课

5、,对于一个教龄只有半年的老师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我对教材的研究是不透彻的,我录制的微课,缺少很多内涵,并且把握不准重难点。为了让我们青年教师把微课录制得更具实效性,学校及时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所有导师对我们进行了教材解析的培训,经过假期一个月的培训后,我发现我再录制微课的时候,就很容易掌握备课的重难点,比原先的微课更有实效性,学生看得也更明白了。  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我还有些困惑,我觉得在我的微课中更多的是讲授式,由于学生的思维空间非常广阔,我担心长此以往地注重讲授,会不会给

6、学生的动手操作、想象和思维能力带来局限性呢?对此,我想问一下我的师傅王莹老师,您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王莹:  刚才房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正是我们在项目中期总结后重点研究、反思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微课成为学生思维的“绊脚石”。传统讲授式微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尝试录制多种形式的微课。如:在微课录制中适当使用暂停键,留给学生可以实践操作的时间;在微课中设立悬疑问题,进行线下探究活动,线上展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此外,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微课的形式来学习,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录制,如

7、整理复习、典型习题的微课等。我认为在微课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几个原则:课前微课重思考,课中微课重探索,课后微课重习题。微课不仅由教师来录制,也可以让家长、学生参与到微课实践中来。让微课成为我们深度学习的媒介,让微课成为对话课堂的先导。  主持人(冯桂敏):  微课让我们有效解读教材,让我们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也让我们对课堂充满着期待。录制微课、微课学习是我校对话课堂的前提,我们把学生学习微课之后的课堂教学称为“后微课教学”,那么在后微课教学中我们如何深化对话课堂呢?这是项目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梁红茹: 

8、 我们的后微课教学也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逐步走向科学高效,这其中也经历了试验的失败、迷茫、再改进、再实践、再总结的艰难过程。最初我们的后微课教学呈现了这样的几种现状:1.不放心。总是担心几分钟的微课,学生看不透彻、学不明白,就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地再重新讲一遍;2.不放手。就是在后微课教学中还是坚持带领学生一板一眼地把重要知识点再夯实一遍;3.不放步。教师害怕学生自行观看微课的基本知识点拿不到手,在课堂上,就反复机械训练。殊不知这样的教学状态,使前期的微课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