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清净真功

太上清净真功

ID:39486034

大小:2.57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7-04

太上清净真功_第1页
太上清净真功_第2页
太上清净真功_第3页
太上清净真功_第4页
太上清净真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上清净真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者的话本书系尹耀奎老师所著《太上清静真功》一书十二节正功功法部分之节录本,乃是应教学“太上清静真功”热潮之急需而问世的。“太上清静真功”是道家气功真传之一种。据广大习练者反映,此功法结构完整,简单易炼,含意深刻,功效显著,因此,很受群众欢迎。尹耀奎老师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功理功法委员会委员,他自幼练功,有很好的师承。他所著的《太上清静真功》一书,除介绍了该功十二节功法、功理外,还介绍了采气、采日精月华、排补、信息交换、定向、聚气、观象、验观七星等诸多道家气功之小法,颇有实用价值;理论方面,在逐节功理分析之外,也对贯穿整个

2、功法之指导理论进行了阐述,如对“天人感应”、“河洛变易”与“阴阳五行”等大课题均提出了精辟、独到之见解;该书的问题解答部分也介绍了许多气功常识和宝贵的练功经验;因此,《太上清静真功》不仅可做气功教材,而且具有一定的气功科研学术价值。目前,该书正在我社紧张编排之中,不久即将与广大气功爱好者见面。气功是我国古老文化内容之一,今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气功书籍也越来越多了。过去,我社也曾出版过一些受到国内外读者欢迎的气功书籍,今天,又将这部道家气功著作奉献于世,愿与气功界,科学界人士及广大气功爱好者共同探讨,共同为发展气功科学事业贡

3、献力量。1989年2月26日目录第一节清静无为式第二节转肩导气式第三节天人合一式第四节橐業吐纳式第五节抱元守一式第六节左三调心式第七节右七平肝式第八节右二磨肩式第九节左四疏脉式第十节右六通足式第十一节左八理气第十二节太极混元第一节清静无为式收心炼己清静虚空1、松静站立面向正南、自然站立、两脚与肩等宽、双膝微屈,后坐松胯(“松胯”旨在放松命门)下颏内收,面部放松、展眉微笑,舌抵上腭(抵舌是搭上鹊桥、接通周天、抵舌要轻、才能使气机畅通,并利于生津液)。2、虚腋悬肘两臂自然下垂,虚腋(用意念将腋门打开,两腋自虚)悬肘(肘尖微向上

4、提,形成掌心向后,气机立感畅达),松腕舒指(使真气布输于两腕十指,掌指便可顿生气感)。3、收视返听先将意想之中邀渺天际之景气聚会成点,再用双目眸光尽摄后呈下弧线迅速收回,经鼻准入膻中穴,内视心脏(观看心脏的形状和颜色),双目似闭非闭,眸光似视非视。先极力向远方(自定距离为500米或1000米)扩张两耳听力、再将外听功能尽速收敛、摒除一切外界干扰,随内视体内,返听心音,似听非听。4、节节放松意想全身从头至脚(头颈、肩、肘、腕指、胸、腹、背腰、胯、膝、腂、足、趾)节节放松(放松的关键是精神放松、其要领是松心)。默念:松、松、松

5、、松、松、松、松5、玉液润田将放松后涌出的口水大口舌咽下去,意念直送入下丹田(练功中所产生的口水,其成分已大不同于寻常,古人称之“京津玉液”。练功日久,将结丹于丹室之内,而成丹需要一定的条件:前面的“收视返听”,眸光内视,如同为丹炉加火;神助耳听,相当给风助燃;而咽液吞津,则是在加火给风、炼精化气的基础上、助气团聚为丹。对于炼丹来讲,这水、火、风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吞津也是很重要的事。本功法各节均要求吞津三次,应在津液满口时吞咽最佳,全套功法十二节,共吞咽三十六次,缺一不可。初学者及某些病患者即使口水不多,也要按照上述要求

6、坚持吞津,待日久口水增多后,其作用会子显)。6、渐入混沌眼观鼻,鼻观心,心守神(意念专注于心,此为“单提一念”;由观入门,静之忘我)。观心而无心,无心也无自身,渐与天地混为一体,无物、无我、无他人;无天、无地、,空、空、空(由单念渐而止念)。默念:空、空、空、空、空、空、空(若己入混沌境界、便无须再念。)7、开阖收纵于混沌朦胧之中,灵知突然回观自身,意想“我还是我”(明心见性)。意想:全身(从头至脚)八万四千个人体波段全部放出(贵“迅”、“远”二字)与天体相接。同时意想:真气内存,病气外放(意想无限远)。然后,再将放出的人

7、体波段经毛孔全部收回小腹,聚合于下丹田。吞津(此为本节第2次吞津)。8、清静虚空默念:静、静、静、静、静静、静渐入清静无为之虚空境界……。经过较深的入静(约数分钟,若时间充裕,可以延长)之后,识神复苏,接练下式。第二节转肩导气式坎离始交日月初运1、垂臂转肩两臂放松、似垂挂于肩轴之上,肩头依向前、向上向上、向下之顺序,大幅度地转动一周(最大限度地活动肩关节和拉动膈肌,以增大肺活量,促进气机运动),然后放松。2、提手吸气两手掌心向外,指尖向下,自体侧移向体前,于小腹前两手背相贴,缓慢上提,同时吸气沉入下丹田(用腹式呼吸法,要求

8、深、细、匀、长)。手提至胸部后,变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掌指平膻中穴(至此时,一口长气吸毕)。3、浚疏环路十指变刚指(手指由柔变刚,要求刚中有韧,劲而不挺),掌心向下(微向体内倾斜)缓缓下压至小腹。两手下压的同时呼出一口长气(气呼完后、可不再理会,只是继续用意念运转),气的走向因人的性别与体质而异:男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