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考编

小学科学考编

ID:39486758

大小:130.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4

小学科学考编_第1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2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3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4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考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一.填空题1.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______。2.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3.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4.凸透镜有放大、_______、_______的作用。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_____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它是根据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二.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镜镜片的凸度就越()。A

2、.大B.小C.一样2.下列物体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A.铜B.铁C.塑料3.米饭在嘴巴中会变甜主要是因为()。A.米饭本来就甜的B.嘴巴里有糖C.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4.馒头和面包里面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生面中加了()。A.蓬松剂B.酵母菌C.馒头和面包本身的热胀冷缩5.()被称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A.土地荒漠化 B.气候变暖 C.白色污染6.蚜虫的天敌是()。A.苍蝇 B.草蛉和它的幼虫C.蝴蝶7.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8.光年是()单位。A.距离B.速度C.时间9.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反射现象B

3、.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10.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11.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 C.向日葵籽D.萝卜12.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风2.科学精神、科学概念3.叶片、叶柄、叶脉4.成像、聚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袁隆平二.选择题1.A2.A3.C4.B5.A6.B7.B8.A9.A10.C11.D12.C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简答题)一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案要点】答:科学课

4、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案要点】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案要点】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

5、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答案要点】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答案要点】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

6、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答题、案例分析题)一.简答题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在《沉与浮

7、》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二.案例分析题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