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DOC 文档

新建 DOC 文档

ID:39498006

大小:7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04

新建 DOC 文档_第1页
新建 DOC 文档_第2页
新建 DOC 文档_第3页
新建 DOC 文档_第4页
新建 DOC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 DOC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温传统文化 感悟人生修养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人鼓掌的速度,就是他成长进步的速度。” 你乍一听好像这鼓掌跟成长进步没什么关系,可是你仔细想想,一个人的掌声,跟他的心态有没有关系?跟他的状态有没有关系?跟他的胸怀有没有关系?跟他的修养有没有关系?所有这些,跟他的成长进步有没有关系?我们今天要讲修养,一个人的掌声,其实正是他修养的一个表现。    中国人自古就非常重视人生修养。古人把修养分成两个部分:“修身”和“养性”。    春秋时期,楚庄王问谋士治国之道,问了三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修身。楚庄王说,“我问治国,何言修身?”谋士答:“不能修身,何能治国?

2、” 其实谋士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能修身怎么能治国呢?那么,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是不是也可以说一句:不能修身,何能为官?    修身,来源于曾子所著的《大学》。大学里边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了八个层次,或者是八个步骤,它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是八个层次,修身是其中的一个层次。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    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事物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真诚,都要认真;    正心,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归于正,怎么才算是正呢?你得符合社会规范;    修身,就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齐家,你修身了,才有可能让你的家庭幸福和睦; 

3、   治国,就是治理国家;    最后是平天下,因为中国过去没有一个严格的国家界限,认为天下都是一体的,咱们中国居于天下的中心,为什么叫中国,跟这个都是有联系的。这是说,人首先要学习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道德的提升,道德提升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三部曲,先学习,学习是为了修身,修身最终是为了肩负社会责任,所以在这八个层次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修身,修身是根本。所以,《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是修身的来历。    养性,出自《孟子》,“平其心,养其性”。就是要涵养自己性情的意思。孟子也提出养浩然之气的主张,说有一种气至大至

4、刚,叫浩然之气。现在,咱们共产党人也讲正气,实际上就是指这个浩然之气。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成儒释道三家:    儒,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释,就是释迦摩尼的佛教;道,就是老子的道家学说。这三大思想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儒家文化,早已经被世界所公认。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了人类十大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孔子。    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了一次聚会,会后发表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254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这些科技精英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5、宣言?其实意思非常明确:科学技术越发达,越需要人类道德的提升。否则,发达的科学技术会毁灭人类自己。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儒家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1993年,在美国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把孔子的一句话,确定为全球伦理的底线和黄金规则。哪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你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你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儒家文化早已传遍了世界,但是它在中国的传承却历经磨难。历史上有焚书坑儒,暂且不说,五四运动以后,传统文化成了封建的代名词。建国之后,传统文化的日子仍不好过,文革当中更是惨遭屠戮。还被林彪拖累了一把,林彪逃跑摔死之后,发现他的卧室里挂着一幅字:“悠悠万事,

6、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说林彪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要搞复辟倒退。随后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要批判孔子,大家就得知道孔子的言论和主张。可是,中国建国以后并没有宣传过儒家思想,甚至很多年轻人当时都不知道孔子是谁。大家就得现学,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史》,学得好的还到处去讲,当时叫讲用。结果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孔运动,客观上变成了一场学孔运动,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儒家经典的。    经典毕竟是经典,打不倒,批不烂,越批越传承。今天的人,想有大发展大进步的话,一定要读点经典。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丈。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的特点是,它的鬼神观念不强,他

7、只关注现世,死后的事情一般他不怎么想。在孔子之前,商朝的时候,中国人是非常迷信的,非常信鬼神。比如说,甲骨文,甲骨文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过去占卜,相当于现在算卦,完了以后的那种记录,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就是甲骨文。    孔子并不太在意鬼神的存在,有弟子问他,人死后是什么样?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情你都不能全知道,你怎么能知道死后的事呢。他还说,“不能侍人,焉能侍鬼”。说你连人都侍候不好,你能侍候好鬼吗?更重要的,孔子说过,“祭神如神在”,这是孔子的原话,他说咱们祭神的时候,就只当神是存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