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ID:39517232

大小:3.42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05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_第1页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_第2页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_第3页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_第4页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信文君生理教研室xinwenjun2002@yahoo.com.cn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1、感受器定义: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2、组成形式:神经末梢本身、被膜样结构、感觉器官3、分类: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结合刺激物和它们所引起的感觉或效应的性质来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各种感受器的一个共同功能特点,是它们各有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只需要极小

2、的强度(即感觉阈值)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换能作用是指感受器把环境中一定能量形式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变化。它是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一个共同特点(1)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和发生器电位(神经末梢)在换能过程中,一般不是直接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先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产生一种过渡性的电位变化。肌梭感受器电位与发生器电位的产生机制(2)所有感受性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细胞出现电位变化,就是通过跨膜信号转换,把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都转换成跨膜电变化的结果。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与终板电位一样,是

3、一种过渡性慢电位(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编码作用是指感受器把刺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即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①外界刺激质的编码 ②外界刺激“量”或“强度”的编码信息每通过一次神经元间的传递,都要进行一次再编码(四)感受器的适应指在刺激强度持续不变的情况下,感受器对其适宜刺激的敏感性逐渐减弱的现象,本质是感受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   ①快适应感受器:以皮肤、触觉感受器为代表,有利于感受器及中枢再接受新的刺激。   ②慢适应感受器:以肌梭、窦-弓压力感受器适应过程大约2天,而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也

4、许永远不会产生适应现象。有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进行长期持续的检测。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人眼的基本结构眼是视觉系统的外周器官,分为折光系统(角膜、房前极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和感光换能系统(视网膜和视神经纤维)。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60nm的电磁波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一)眼的折光系统的组成:角膜、房前极水、晶状体和玻璃体1、光学原理:2、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当光线由空气进入另一媒质构成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它在该物质的折射情况决定于该物质与空气界面的曲率半径R和该物质的折光指数n2;

5、若空气的折光指数为n1,则关系式为:当物体距一个凸透镜无限远时,它成像的位置将在后主焦点的位置射入眼内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但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的前表面。(二)简化眼简化眼是假想的人工模型,其光学参数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模型假设眼球为一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为20mm,折光指数为1.333,节点(n)距角膜前表面5mm,后主焦点正好在简化眼的后极,相当于视网膜的位置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的限度。检查证明,正常人眼即使在光照良好

6、的情况下,如果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小于5μm,一般就不能引起清晰的视觉。这说明,正常人的视力或视敏度(visualacuity)有一个限度。要表示这个限度,只能用人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来表示,而不能用所能看清的物体大小来表示,因为物像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与眼之间的距离有关。人眼所能看清楚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简化眼的用处(三)眼的调节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2、瞳孔的调节3、双眼球会聚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①视远物时,睫状肌弛缓,睫状小带被拉紧,使晶状体被牵

7、拉而呈扁平。视近物时,通过反射使睫状肌收缩。②睫状肌受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晶状体的这种改变增加了它的折光能力,使近处的辐散光线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③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2、瞳孔的调节瞳孔近反应:视近物时,瞳孔缩小该反射活动也是由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传出,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生理意义: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象差和色象差,使视网膜上形成更清晰的物象。瞳孔对光反应:主要是由环境中光线的亮度所决定。生理意义:使视网膜免受过强光线的损害,还可使人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瞳

8、孔对光反射的特点:互感性对光反射、潜伏期长、有适应现象3、双眼球会聚视轴会聚指视近物时,两个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合的现象。 该反射由动眼神经中躯体运动纤维传出,支配眼内直肌收缩。 生理意义:使近处物象能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如中央凹),产生清晰单一的物象。(三)、眼的折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