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

ID:39525353

大小:34.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5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_第1页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_第2页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_第3页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_第4页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老年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摘要】探讨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使睡眠障碍的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是一种症状,可以分为入睡难、早醒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患者自觉未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临床上,衰老相关性睡眠结构改变的特点是睡眠效率降低、在床上的时间增多、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质量下降、觉醒频度和睡眠期漂移增多、夜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打盹频度增加。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不满意率在20%~50%之间,并因国家与地区而异。在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

2、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同时,因失眠症可伴发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其他慢性病症,可使老年失眠症患者原发病情加重。为了提高老年睡眠质量,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做了大量研究和改进,现将此方面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1.1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生理学将发生很多改变,老龄化可伴有多数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故老年人常不能抵抗以前能够忍受的较小的应激源。这些改变也可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使提高睡眠质量的功能性储备减少的因素包括:活动量少、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交感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夜节律改

3、变、老年人发生各种疾病问题的频率增加、疾病负荷增加、生活储备降低等,故老年人睡眠不足的发生率较高[1]。1.2社会家庭因素社会家庭因素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激和各种生活事件如离开原工作单位,经济、地位、生活习惯都发生变化,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和忧伤感,加之子女分居、配偶、老友和同事的患病和死亡,高额的医疗费用,家人关心的缺失等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悲观、抑郁、思虑过度均可造成心理问题而引起失眠[2]。1.3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观察,发现多年来形成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也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大量饮水引起夜尿次数

4、增多,睡前喝浓茶、咖啡类等兴奋性物质等等导致夜间迟迟不能入睡。由于这些制品的兴奋和利尿作用,可引起睡眠紊乱[3]。孙庆等[2]研究显示,慢性失眠患者中饮酒者占4.5%,显著高于对组0.8%,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失眠的危险因素之一。1.4躯体疾病因素临床观察表明,80%以上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凡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咳嗽气喘、皮肤瘙痒、尿急尿频、强迫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代谢疾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等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4]。心力衰竭可引起端坐呼吸及不时觉醒。20%~40%的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睡眠和觉醒的异常。老年帕金森患者中失眠

5、发生率高达80%[5]。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间尿频是影响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各种原发及继发性疼痛也可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2]。1.5药物因素经常引起老年人失眠症的药物包括:拟交感神经药、类固醇、甲状腺素、精神安定剂、某些抗抑郁药物、β2受体阻滞剂和甲基多巴。另外,为了治疗睡眠不佳,随着年龄的增加,催眠药的用量不断增加,镇静剂(尤其是苯二氮类)可产生日间遗留效应,导致日间睡眠增加,并进一步破坏正常的睡眠,突然停药又可产生撤药后的症状加重[6]。2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2.1纠正错误的认知行为对睡眠的认知紊乱常导致行为上的错误应对,不良行为加剧了对睡眠的影响

6、。患者常为了多睡一些时间,晚上过早上床等待睡意,结果越等越焦虑、担忧;为了尽快入眠,排除杂念,不断数数,反而强化思维;早上考虑如何得到充足的休息,赖床不起,加剧日间的睡意;为弥补睡眠不足,午间打盹,干扰睡眠/觉醒节律;认为睡前饮酒有助于睡眠,饮酒后虽然入睡快,但打断睡眠的连续性;怕催眠药成瘾而拒绝服用催眠药,无奈地忍受失眠的痛苦;听其他人介绍,自行选择催眠药,由于选择的药物不合适造成治疗失败。这些都是失眠者常见的错误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针对患者的认知缺失情况,纠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制定具有个体化的行为应对方式,加强知识宣教[2]。2.2开展睡眠卫生教育,培养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1)制定

7、作息时间表,建立有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根据病情白天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如散步、做操等,使躯体产生疲劳感,利于入睡,午睡不超过1h;(2)指导患者睡前1~2h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不谈论兴奋的话题,不喝太多水,入睡前1h排尽小便,避免咖啡、浓茶等,饮一杯热牛奶,用温热水泡脚20min。穿宽松舒适的棉质内衣,勤更换;(3)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采用屈膝右侧卧位,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舒畅,还可使心脏、肺和胃肠的生理活动降到最低。(4)合理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