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

ID:39527586

大小:2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5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_第1页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_第2页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_第3页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 试题及答案 B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学B卷15年12月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社会均衡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进化论D.历史三阶段说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水平流动  D.向上流动4.社会保险是()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5.()问题

2、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C.创新 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

3、互作用方式”指()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13.整合作用是指()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

4、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A.消极的控制B.外在控制C.积极的控制D.非正式控制1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A.家长制B.当代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古典管理理论1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A.就业B.失业C.显性失业D.不充分就业18.我国的基本国策是()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扶贫C.缩小城乡差别D.计划生育19

5、.“后工业社会”论是()提出的A.达伦道夫B.弗兰克C.奈斯比特D贝尔.2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A.城乡对立B.缩小城乡差别C.农村发展为城市D.城乡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A.生存B.享受C.发展D.自我实现2.需要的特点包括()A.必然性B.客观性C.社会性D.广泛性3.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A.竞争B.合作C.冲突D.顺应4.人类生存环境包括()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政治环境D.经济环境5.社区分析的框架有()A.人文区位学B.文化人类学C.社会系统

6、理论D.结构分析学6.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A.个人流动B.家庭流动C.群体流动D.集体流动7.社会保障的特点有()A.经济保障B.社会性C.合法性D.人道主义8.人文环境失调包括()A.社会关系失调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C.群体失调D.地区失调9.道德是靠()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A.人们的内心信念B.社会舆论C.法律D.规范1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普遍性B.变异性C.相对稳定性D.阶级性11.社会保障包括()几项内容。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援助  1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A.政治

7、原因B.人口惯性C.文化的影响D.社会因素的影响13.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A.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C.社区工作D.集体工作14.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A.贫穷的恶性循环论B.贫穷文化论C.社会环境剥夺论D.人口基础论15.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财富B.声望C.权力D.职业三.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社会变迁的原因。2.社会工作的功能。.四.论述题.(30分)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答案一.1-5C6-A7-10B11A12-15C16-20D二.1-2ABC3ABCD4AB5

8、-6ABC7ABCD8-9AB10ABCD11ABC12ABCD13-15ABC三.1.社会变迁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社会生产力的变化2.社会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