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

ID:3952766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5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_第1页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_第2页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_第3页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一、小组背景  广州市某老城区一街道有贫困家庭200多户,贫困家庭青少年有70多人。这些青少年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低保”标签的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性格偏内向,与人交往不主动,不大敢表达自己。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困难群体家庭出现社会遗传,某机构决定暑期为本街道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青少年举办“快乐成长、少年先锋”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 二、需求评估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人访谈方式对本街道20位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评估,期望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从中发现本街道青少年特别穷困家庭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活动、活动主题和内容及节目。三

2、、小组活动设计、宣传、介入  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撰写小组活动计划书,设计小组活动节目。然后到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招募参加小组活动的青少年。之后社工根据小组活动计划书开展小组活动。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二)理念 / 理论  1、理念: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  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

3、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三)小组目的和目标  1、小组目的  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  (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 (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使组员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内

4、容  (1)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2)工作对象及人数:12-16岁有意提升自信和培养领导者特质的青少年12-16名,以困难家庭孩子为主,适当考虑其他家庭孩子。  (3)小组周期:2008年7月10日—30日。  (4)聚会次数5次。  (5)免费。  (五)招募及宣传  到社区进行招募,在社区贴海报宣传,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工作员可上门动员。  (六)每次聚会计划(略) (七)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预计困难解决方案1.报名参加者少加大宣传力度。2.中途有组员退出活动中注意效果评估,保持活动的吸引力。(八)财政预算  略。(九)评估方法  运用组员出勤率情况、参加组员评估调查表、观察法

5、、访谈法进行评估。 四、小组工作评估  (一)小组目标达成情况等综合评估  1、小组目的及目标达成情况  组员对于目标的达成给了较高的分值, 8位组员反映通过小组活动很开心,更自信了,增加了交朋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招募及宣传:小组的招募方案主要是通过社区工作者介绍,也直接到家庭去动员。但感觉报名不太积极。怎么让社区青少年对此类活动更多了解值得注意。  3、小组结构:  (1)组员结构:因为人数和时间原因,没有筛选组员,出现了组员年龄差距大,男女比例不均衡。  最小的组员11岁,最大的组员16岁,9男3女。  (2)聚会时间:小组聚会时间是每五天一次活动,基本符合小

6、组活动要求。组员也满意。  (3)长度:90分钟。基本合理。   (4)地点:五次活动其中四次活动都安排在机构活活动室进行,第五次活动安排在公园。组员对于场地的安排较满意。  4、理论与实务的整合:注意运用了小组团体动力学和经验学习法。(详情略)  5、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  第一次活动大家投入很好,活动符合组员特点;第二次活动及时作了调整,组员很喜欢;第三次感觉《优点轰炸》那个游戏活动有点乱,其他还好;第四次活动游戏《一指神功》没玩成功,工作员及时调成《巧解千千结》;第五次活动非常成功,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6、个别组员的表现 / 改变  阿振:从第一次看着小丁淘皮捣蛋时皱着眉头,第

7、二次活动开始扮演大哥哥和领导者角色。  小丁:从最初只会捣蛋到能安静听别人讲话,参与小组讨论,懂得照顾和尊重其他人的感受了。  小玉:第一次活动“沉默者”到第二次活动开放自己、融入这个团队,在最后一次分享时提到自己喜欢和年龄小的组员玩在一起。而且很能吃苦。不怕付出。  ……  7、小组互动:  (1)沟通/交往模式:评估表反馈7位组员表示完全投入小组,其他组员比较投入。组员开始主要是开放度高的组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