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

ID:39529668

大小:5.38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7-05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_第1页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_第2页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_第3页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_第4页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矿水害防治 基本知识韩卓鹏第一章矿井水害概述1.矿井水害的概念矿井水:是指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矿井水。矿井突水:凡是因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产生的出水事故,称为矿井突水。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常言道:水火无情。煤矿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到水的威胁。突水事故与

2、顶板、瓦斯、火等事故相比,发生率不算高,但一旦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顶板、机电、火灾等事故等要大得多,危害相当严重。据统计,1949~1995年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中,以死亡人数计算,水害事故占15.72%,仅次于瓦斯和顶板事故,位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位居第三。2.我国煤矿水害事故情况按突水地点分:发生在掘进工作面111次,死亡1091人,占64.7%;发生在采煤工作面49次,死亡328人,占19.47%;发生在井巷的27次,死亡149人,占8.8

3、4%;发生在其他地点16次,死亡117人,占6.94%。3.煤矿透水事故的危害(1)透水事故造成井下人员伤亡透水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之一。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烧一线,水漫一片”。煤矿一旦发生透水,可能造成大量井下人员伤亡。(2)透水事故造成煤矿资源财产损失1984年6月2日10:20,河北开滦范各庄矿2171综采工作面发生了一起世界采矿史上罕见的透水灾害,奥陶系岩溶强含水层的高压承压水经导水陷落柱溃入矿井,高峰期11h平均突水量2053m3/min,历时21h便淹没了一座年产310万t,开采近20年的

4、大型机械化矿井,共有11名工人未及时撤出遇难。6月6日15:30,涌水又突破范各庄矿和吕家坨矿己被人为削弱的矿界煤柱而溃入吕家坨矿,迫使该矿停产。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透水事故使矿井停产一年,减产865万t,资产损失3.76亿元,仃工费0.87亿元,矿井恢复费3.08亿元,共达10.04亿元。同时使奥灰水位下降111.09m,周围几十千米范围供水中断,使20万居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国家不得不重新调整进口精煤计划,以保钢铁和其他工业生产的需要。(3)矿井水增加煤炭开采

5、成本由于矿井水的存在,在生产中必须进行排水工作,水量越大,排水费用越高,增加原煤成本。焦作矿区吨煤排水占原煤成本20%.。(4)矿井水造成生产作业环境恶劣顶板淋水、底板突水、两邦渗水等,对工人劳动条件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5)矿井水缩短机电设备、管材等使用年限酸性矿井水的腐蚀作用,使井下机电设备、器材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6)矿井水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利用防水煤柱造成资源滞呆。(7)矿井大量排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4.水害事故多发原因分析(1)没有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有的矿井在突水事故前,已有明

6、显的预兆,但那里的领导同志为了早出煤、多挣钱,仍不采取措施,还强令工人继续掘进。有的井底水仓长期不清理,致使容量减少或水泵排水能力不足,在矿井发生突水时涌水量大于排水能力,眼看着矿井被淹。有的巷道、硐室工程质量不好,水砂慢慢浸下,不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与地表水相联的通道,导致地表水溃入井下。(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有些煤矿对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不清,资料不全,对地下水、老塘水心中无数,就盲目开井或采掘。有的积水巷道位置测量错误或资料遗漏、不准。有的知道有水源,但对其赋存状况及补给关系不清楚,特别

7、是构造复杂、断层较多、老窑分布较广的地区,对水源位置不清,却盲目掘进,结果酿成突水事故。(3)没有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有些领导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存有侥幸心理。图省事,怕麻烦,井巷已接近老空、充水断层、陷落柱、强含水断层,还不探水放水,结果造成突水事故。(4)防排水工程质量低劣有的矿井防水闸门长期不检修,已经失效,出水时不是关不上,就是不起作用。有的矿井挡水墙打在浮煤上,两边不掏槽,水压一大就被冲垮。有的煤矿工业用水管线泄漏,长期不处理,在低洼处或塌陷处大量积水,造成事故隐患

8、。(5)无序开采,先天不足有的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井口位置选择不当,紧靠河流、湖泊,个别井口标高过低,遇有地面洪水必然倒灌井下。有的井口位置设计不合理,接近强含水层等水源,施工后在矿压和水压的共同作用下,围岩发生突水。有不少小煤窑就开在大矿的采区上方。有的就在大矿的保安煤柱、防水煤柱上滥采滥掘,甚至已与大矿贯通,一到雨季时洪水从小煤窑灌入大矿井下,造成事故。(6)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技术素质不高有的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