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

ID:39531627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5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_第1页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_第2页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_第3页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_第4页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量子力学论文 廉洁从业 从我做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量子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摘要】本文简述了在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带动的激光、半导体、扫描隧道显微镜、量子信息等技术的形成及影响,并借此强调了基础理论对于技术发明的重要性。【关键词】量子力学激光半导体扫描隧道显微镜量子信息回顾科技史,以量子论、相对论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掀起了以能源、材料、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其中量子理论在形成中便带动了相关技术群的出现并促进了自身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一、从“光量子假说”到激光技术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决有关热辐射现象的“黑体辐射”难题,提出了“普朗克假设”,其“能量子”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

2、生。随后,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以解释“光电效应”,使人们对能量量子化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的认识。1916年,爱因斯坦指出辐射有两种形式: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从而为激光器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激光器在技术上的最终实现得益于二战后对与雷达相关的微波的深人研究。其中标志性的工作有:1933年拉登伯格观测到了负色散现象;1939年法布里坎特指出辐射放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粒子数反转;1946年布洛赫观察到了粒子数反转的信号;1951年珀塞尔第一次在实验中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并观察到了受激辐射;1951年汤斯首次提出实现微波放大的可能性;19

3、54年汤斯等人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辐射的受激发射微波放大”的装置(简称脉塞Maser);1958年汤斯和肖洛论证了把微波激射技术扩展到论的又一重大课题。在量子力学建立前,特鲁特于1900提出了经典的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定性的解释了金属的电导和热导行为,但得到的定量比热关系在低温时与实验偏离较大。1907年爱因斯坦应用了量子假说,所得结果得到了能斯特的实验验证和大力宣传,使量子论开始被人们认识,从而打开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从1913年玻尔提出半经典的量子论原子模型到1928年狄拉克发表电子的相对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可能性。最终,美国休斯研究

4、所的梅曼于1960年成功制造并运转了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脉冲激光器,同年12月贾万研制出第一台气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这两种激光器的相继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科技界研究激光的热潮,各种激光器陆续出现。其中有可获得大功率脉冲的钕激光器,连续输出大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小型半导体激光器,从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化学激光器,光谱线很宽的可以连续改变激光输出波长的染料激光器。后来,还出现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离子激光器等等。激光的波长范围已扩展到从红外到紫外以至x射线的所有波段,激光的应用更涉及到从日常生活到高新科技各个领域.如工

5、业上的激光切割、焊接、打孔、表面改性、测距、大气污染分析;生物上的激光育种、水产养殖、品种改良、生命活细胞的全息照相;医疗上的激光外科手术、诊断;军事上的激光制导炸弹、强激光武器;此外,激光还应用于通信、光盘、分离同位素、激光核聚变等许多方面。激光技术是以量子理论为主的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历史不仅充分显示出物理科学理论对技术发明的预见性,而且它本身又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家族中的一个优等生,大大促进和推动着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从“费米统计”到半导体技术继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之后,固体比热的研究是量

6、子论的又一重大课题。在量子力学建立前,特鲁特于1900提出了经典的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定性的解释了金属的电导和热导行为,但得到的定量比热关系在低温时与实验偏离较大。1907年爱因斯坦应用了量子假说,所得结果得到了能斯特的实验验证和大力宣传,使量子论开始被人们认识,从而打开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从1913年玻尔提出半经典的量子论原子模型到1928年狄拉克发表电子的相对论方程,短短几年内,量子力学的基础和数学框架就被确立了起来。这为进一步解决了固体物理中的基本问题准备了条件,也为人类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奠定了基础。1926年,狄拉克在薛定谔的多体波函

7、数启示下,开始研究全同粒子系统,他发现,如果描述全同粒子的多体波函数是对称的,这些粒子将服从玻色一爱因斯坦统计;如果这一波函数是反对称的,这些粒子将服从费米一狄拉克统计,并证明了在波函数反对称条件下,新的统计是量子力学的必然结果。1928年索未菲首先将费米一狄拉克统计用于电子气体,发展出了量子的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普朗克于1928年在应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导电问题时,提出固体能带论的基本思想,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固体为什么可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分为绝缘体、导体、半导体。随后,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于1931年据导电机理,将半导体分为“

8、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并提出半导体所有变化多端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都是由杂质导电机理决定的。1939年肖特基、莫特和达维多夫,建立了解释金属一半导体接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