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

ID:39531723

大小:38.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5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_第1页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_第2页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灼烫事故安全风险有哪些:1)接触高温汽水;2)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3)明火作业;4)强酸碱作业;5)紫外线灼伤;6)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  发生事故的条件:1)操作人员站位不当接触高温汽水,被高温汽水烫伤;2)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高压触电时,两电极之间的温度可高达1000℃---4000℃,接触处可造成严重的烧伤;3)明火作业时不慎烧伤;4)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与人接触时烧伤;5)没有穿戴个人防护用品。6)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包括蒸汽的突

2、然泄漏与可燃性气体的突然燃烧等造成的灼烫伤。预防措施:1)高温作业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远离危险区域;2)畅为工程师认为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关键;3)加强对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等容器的日常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贮存装置;4)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如穿戴好绝缘服和防弧面罩等;5)强化高温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制定可靠的作业指导书,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常用的灼烫处置方法:1.高温汽水烫伤 1)判断烫伤情况,如受伤面积的大小,伤处是否疼痛,伤处的颜色。 2

3、)在伤处未发现红肿之前要脱下伤处周围的衣物和饰品。 3)如果伤处很疼痛,说明这是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浸洗半小时左右,不必包扎。如果皮肤呈灰或红褐色,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严重烫伤的病人,在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2.电弧灼伤 1)电弧灼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灼伤部位轻度变红,表皮受伤;二度:皮肤大面积烫伤,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三度:肌肉组织深度灼伤,皮下组织坏死,皮肤烧焦。 2)当皮肤严重灼伤时,必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小心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由于

4、灼伤部位一般都很脏,容易化脓溃烂,长期不能治愈,因此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伤者的灼伤部位,不得在灼伤部位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护肤油。 3)灼伤的皮肤表面必须包扎好,应在灼伤部位覆盖洁净的亚麻布。包扎时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如需要除去,应使用锋利的剪刀剪下。现场紧急处置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3.明火烧伤 1)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然燃烧,衣

5、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燃烧。切忌带火奔跑呼喊,免得因吸入烟火造成呼吸道烧伤。3)对重度烧伤病员,要立即进行止痛处置,以预防因剧痛引起休克。同时紧急送往有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医治。 4.强酸碱灼伤 1)强酸灼伤主要是由浓硫酸、盐酸、硝酸等引起,灼伤深度与酸的浓度、种类及接触时间有关。现场处理首先脱去被强酸类粘湿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弱碱溶液如5%小苏打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强碱烧伤主要有苛性钠、苛性钾、石灰等引起,强碱烧伤要比强酸对肌体组织的破坏性大,因其渗透性强,可以皂化脂肪组织,溶解

6、组织蛋白,吸收大量细胞内水分,使烧伤逐渐加深,且疼痛较剧烈。现场处理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弱酸溶液如淡醋或5%氯化氨溶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石灰烧伤时应先将石灰清除后再用清水冲洗,防止石灰遇水后产生氢氧化钙而释放出大量热能,导致烧伤加重。 5.紫外线灼伤:主要是指电弧光对人的眼睛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眼部有灼烧感和剧痛感,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等明显症状。受到紫外线灼伤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戴墨镜避光,然后用红霉素眼药水滴眼。如没有药物时,也可用新鲜牛奶滴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