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ID:39536474

大小:343.59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7-05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_第1页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_第2页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_第3页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_第4页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是苏联理论家巴赫金通过对拉伯雷和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笑文化)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他的这一理论脱迹于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西方笑文化又源于西方古老的“文化狂欢节”。在这个活动中,所有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参与其中,人们化装游行、滑稽表演、吃喝玩乐、尽兴嬉戏、尽情狂欢,具有全民性,狂欢与酒神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巴赫金称狂欢的世界为“颠倒的世界”。狂欢活动同时形成了各种怪诞的风格和各种喜剧、诙谐、夸张、讽刺的形式。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对狂欢节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形成了“狂

2、欢化”理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第一生活或官方世界的“第一世界”;二层是第二生活、狂欢世界的“第二世界”,这是他的“狂欢化”理论的理论前提。所谓“第一世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时空,它是官方(教会和封建国家)统治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话语权力,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平民大众则处于被话语统治的地位,他们感受着来自官方的羁绊和重压。“第二世界”指与第一世界对峙的“狂欢节”的时空。巴赫金对“狂欢节”期间(包括其他狂欢性质的节日)表现出的下面几个特点的分析形成了他的“狂欢化”理

3、论。首先,他指出“狂欢节”具有全民参与性特点。在“狂欢节”上,各种等级身份的人都打破了平常的等级界限,不顾一切官方限制和宗教禁忌而在广场、街道化妆游行,滑稽表演,吃喝玩乐,尽兴狂欢,不论是官方、教会,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呈现出狂欢态。这时,所有的人都暂时超越了官方和俗世的各种思想观念而置身在原有的生活制度之外,一切都和第一世界相反,甚至“国王”可以被打翻在地,小丑可以加冕成“王”。正像巴赫金所言:“民间文化的第二种生活、第二个世界是作为对日常生活,即非狂欢节生活的戏仿,是作为‘颠倒的世界’而建立的。”即是说这个第二世界是平民大众的世界。其

4、次,“狂欢节”具有将人的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暂时融为一体,将人的自由存在形式得以充分展现的特点。在狂欢世界里,平民大众的情绪、意志是主导的情绪、意志;贵族、官僚、教士的情绪、意志得到平民化,人人都是一律平等的平民大众。素日高高在上的官方角色,如面具一般成为人们可以戏弄的对象。第二世界对第一世界进行了消解。在狂欢世界里,人们生活在超教会、超宗教的状态中,人们在展现生活自身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自由存在形式,人们身上的枷锁和异化消失了,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暂时融为一体,两个世界和解、交融、互渗为一个平等自由的大众世界,这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

5、乌托邦理想。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消解不是目的,打破第一世界的霸权独语,建立两个世界的对等关系,最终形成如他描述的这种状况才是目的:“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往:接近人群,打入人群,与之结合,融合于其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和谐、融洽、欢乐的氛围成为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的氛围,平民大众可以从心底里真诚友善地将自己美好的情愫进行直接迸发。再次,“狂欢节”也是一种展现独特的笑文化

6、的节日,是人狂态的欢快。巴赫金从构词角度对“狂欢”进行了解析,他指出,“狂”指“无所畏惧”,这是狂欢的本质核心;“欢”(欢快)指它具有消解严肃性(包括恐惧)的意义。“狂欢”的话语内涵可以诠释为“无所畏惧的欢快”。“狂欢”的涵义既可以称为“无所畏惧的欢快”,又可称为“完全/真正的欢乐”;而且还暗含另一层涵义:否定一切严肃(包括恐惧)的东西。“狂欢”的本质意义正在于此。严肃性是官方威慑大众,造成其恐惧心理,使第一世界的统治神圣化、合法化和固定化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它和官方世界的统治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狂欢”遵循“翻了个”的逻辑,创造了一

7、个“颠倒的世界”,一个由严肃的现实状态转入游戏状态的虚拟的世界,而游戏是非功利的,所以人们置身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中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阶级、等级和身份,实现虚拟中的无阶级与平等。人们通过亲昵的交往、欢快的游戏,创造了一种笑的氛围,恢复了民间大众的笑。这种笑是全民的笑,普天同庆的笑,是从万事万物中取笑,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嘲热讽的笑,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的笑。这种笑打破了第一世界的严肃性,在欢快的虚拟中,戏仿性地解构了第一世界,从而实现了第二世界在话语虚拟中对第一世界的征服。这种“狂欢”的笑正是巴赫金无限向往的。因为在西

8、方,几千年来,严肃文化(官方文化)一直在压抑、消解着笑文化(大众文化),笑文化也始终在抗争、解构着严肃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企图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平民大众世界。最后,“狂欢节”上的狂欢活动也使人感受到了许多复杂的观念,“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