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

ID:39537434

大小:2.4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5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_第1页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_第2页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_第3页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_第4页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与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01典型环境疾病02生活与健康03主要内容一、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第一节人与环境(一)物质的统一性人体的各种元素组成与含量与地壳和海水中的分布丰度明显相关。据目前所知,地壳表层存在的60多种元素中,几乎全部能在人体内找到。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二)动态平衡主动依赖、适应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破坏环境人类生存、发展危机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正统一体,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人与环境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环境最本质的联系—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新

2、陈代谢”实现。二、环境致病因素(一)环境致病因素—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各种有害气体(SO2、CO、NOx和光化学烟雾等)各种农药、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汞、镉、铅、铬、砷等)噪声电磁辐射(紫外线、微波)电离辐射(各种放射性物质)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生物性毒素(二)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及特征1、主要作用急性作用慢性作用: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疾患“三致”作用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转归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前驱期潜伏期恢复健康或死亡2、疾病的

3、发生发展过程无临床表现有轻微不适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3、环境致病因素作用的特征影响范围广:环境污染涉及的地区广、人口多。作用时间长污染物种类繁多,作用复杂污染容易治理难作用条件:接触剂量、作用时间4、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主要因素)个体感受性差异:人体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生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呈现为相加作用、增毒作用或拮抗作用三、典型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一)重金属来源对人体作用汞Hg废水、废气、废渣、含汞农药大脑、中枢神经致畸铅Pb汽车尾气、工矿企业血液系统

4、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毒性与致畸铬Cr钢铁生产及化工生产的“三废”皮炎和溃疡“三致”作用镉Cd有色金属矿的开发、冶炼的“三废”餐饮具和食品包装抑制骨髓内血红蛋白合成致癌及致畸作用砷As环境污染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畸作用水中溶解元素在头部可能的积累部位(二)有机污染物1、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苯汽油(防爆)燃料添加剂工业用品的溶剂:涂料、塑料、橡胶(1)来源(2)对人体的作用苯:急性中毒、损害骨髓“三致”作用2、多氯联苯PCBs——一类重要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干扰内分泌系统3、农药急性中毒慢

5、性作用:“三致”、生殖毒性4、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干扰内分泌功能,对机体及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有机氯等;多氯联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烷基酚类粘合剂;双酚化合物类;植物和真菌激素;金属类:镉等;合成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二噁英等。(1)种类:72种(2)危害使野生动物生殖发育异常;对人群影响:与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对某些癌症(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的发生、发展有关。江苏出现的不明生物5、微量元素调节体液渗透压、离子

6、平衡和体液酸碱度(1)微量元素种类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2)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酶系统的特异活化中心作用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生理作用输送宏量元素在遗传方面的作用凡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上者,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称为宏量元素,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凡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下者,如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等41种,称微量元素,共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左右。6、环境物理因素(1)电磁辐射(2)紫外照射(3)噪声第二节环境与

7、疾病一、地方病—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2、地方病的特点地区性该地区有着决定该病存在的自然因素生活在病区的人群及进入病区的外来人都有可能得此病除去该病的决定性因素后,该病会逐渐消失1、地方病分类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元素中毒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生物性)地方病:传染病缺碘性高碘性(一)化学元素性地方病1、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呆小症)甲状腺肿病人正常人克汀病病人2、克山病3、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有关定义: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地区性流行病。发病原因:

8、缺硒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元素(Ca、Mg、K、Na等)过低和饮水、物中离子总量低可能有关。人体每日需氟量1.0~3.5mg其中65%饮水,35%饮食饮用水中F-<0.5mg/L,龋齿F->1.0mg/L,氟斑牙F->4·0mg/L,氟骨病4、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病氟斑牙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急性期慢性期晚期(二)生物性地方病目前我国共有7个省份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包括安徽、江苏、江西、四川、湖南、湖北、云南。全国现有血吸虫病人80万左右,其中每年出现的急性病例有一、两千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