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

ID:39537706

大小:24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5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_第1页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_第2页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_第3页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_第4页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蛤的生物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文蛤的生物学一、形态特征    贝壳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圆弧形,二壳大小相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质坚厚。壳顶突出,位于背部稍靠前方。小月面狭长,呈矛头状,盾面宽大。韧带粗短,黑褐色,凸出于壳面。壳面被有一层浅黄色或红褐色光滑似漆的壳皮,同心生长轮脉清晰。从壳顶开始常有环形褐色带,贝壳近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的褐色花纹。文蛤的养殖12—二、生态和分布文蛤为广温性贝类,在我国从渤海到南海沿岸的一些内湾和河口附近几乎都有分布。生活于砂质滩涂,营埋栖生活,栖息于潮间带及潮下带水深5~6米处,埋栖深度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生长适温为15℃~25℃

2、,适宜海水比重为1.014~1.024之间。文蛤有“迁移”习性,能分泌粘液形成袋状胶质浮囊,借助水的浮力顺潮流迁移。迁移常发生在升温期及降温期。成贝也常借助斧足在海底缓慢爬行作短距离迁移。文蛤的养殖12—三、繁殖习性文蛤是雌雄异体,2龄性成熟,外观上难以区分雌雄。性成熟时,雌性生殖腺呈奶黄色,雄性呈乳白色。繁殖季节随地区而异,广西为5~7月,江苏为6~7月,6月下旬到7月初是繁殖盛期,山东沿海约在8~9月。繁殖水温为20℃~30℃,以22℃~26℃最适宜。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适宜条件下受精后9天左右可变态为稚贝。文蛤的养殖12—四、文蛤

3、的生长文蛤的生长受水温、饵料等海况条件的限制。一般春季从水温11℃开始生长,秋季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文蛤生长速度较慢,1周龄达2厘米左右,2周龄达4厘米左右,3周龄达5~6厘米,4周龄达7~8厘米。文蛤的养殖12—第二节文蛤的苗种生产一、文蛤的人工育苗 (一)亲贝的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性腺丰满的4龄以上文蛤作亲贝。 (二)精卵的获取    将亲贝阴干5~7小时,然后流水刺激3~5小时,再将亲贝放进0.15%~0.25%的氨海水中浸泡。在水温26.5℃~28.5℃,海水比重1.020~1.022,pH值8.40~8.90条件下

4、,亲贝浸泡不到10分钟就显出十分兴奋的状态,双壳微微张开,水管和足充分伸张舒展。经过约30分钟,雄性先排精,雌性相继产卵。此法催产率可达80%。将亲贝阴干3~5小时,流水刺激1~2小时,升温3℃~5℃,再移回原海水中也可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此外,也可利用解剖法获取精卵,但卵子必须经氨海水浸泡5分钟后,才能正常受精。文蛤的养殖12—(三)洗卵与孵化    精卵排放后,在海水中自然受精。若精子过多,可采用沉淀法洗卵2~3次,以提高孵化率。受精卵在27.5℃~33℃的条件下,12小时左右即可达到D形幼虫。 (四)幼虫培育    幼虫培育的密度一般

5、为3~10个/毫升。培育水温不要超过26℃,海水比重在1.019~1.023之间,pH值8.0~8.3,溶解氧5~6毫升/升。    饵料以牟氏角毛藻、等鞭金藻等高温种为主,混合投喂时金藻与角毛藻的比例为1:3。D形幼虫投饵密度为1.8—2.0万个/毫升,以后随着幼虫的发育,逐渐增加投饵量。日投饵6~8次。 幼虫培育中的充气、换水、清底、倒池、幼虫观测同常规贝类人工育苗(参见牡蛎养殖)。文蛤的养殖12—(五)采苗文蛤人工育苗条件下,卵受精后6天进入附着变态期,9天完成变态发育成稚贝。文蛤附着变态前也出现眼点,但不太明显,易被忽略而影响及时

6、投放附着基。即将附着变态的文蛤幼虫匍匐爬行,足伸缩频繁,做掘土状动作,此时应及时投放附着基,让幼虫附着。一般在受精后?天开始投附着基。附着基为砂粒,厚度以o.5厘米左右为宜。泥砂取自中、高潮区,经水洗,用120目筛绢分析筛选,经高温煮沸处理,除去一切生物及有机污物。    文蛤稚贝有分泌粘液的习性,在育苗室内常因粘液缠身使稚贝死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变态前先向池底投放2~4毫米大小的砂粒。在幼虫分泌粘液基本终止后,进行倒池。用40目筛绢将砂贝分离,再将稚贝投入备有细砂底质的池水中效果较好。有条件最好将眼点幼虫滤选入室外备好的土池中附

7、着变态,以提高附苗量。 也可不使用附着基。1991年丹东采用无底质方法人工培育文蛤稚贝,收到了良好效果,单位面积上培育出壳长1~2毫米稚贝38.6万只/米2。文蛤的养殖12—(六)稚贝的培育文蛤幼虫进入底栖后,死亡率较高。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有害物质分解,防止水中硫化氢和氨氮的增加; (2)幼虫一旦进入底栖生活,要加大换水,进行流水培育并尽力降低水温和充气; (3)投喂混合饵料,防止饵料下沉; (4)保持适宜密度,使稚贝在1平方米内潜居数控制在50万左右; (5)尽力做好砂贝倒池工作,严防稚贝机械损伤

8、。 稚贝在室内经过40多天的饲育,壳长达1毫米时,室内水池环境已不适合其生长,此时可移到滩涂上修建的池中暂养。稚贝在池中经20多天的培养,壳长可达2毫米以上。文蛤的养殖12—二、半人工采苗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